[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定位装置的齿条钢坯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4735.5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高尔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Q3/08;B23Q3/00;B23Q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32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定位 装置 齿条 钢坯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定位装置的齿条钢坯铣床。
背景技术
齿条是非常重要的主动传动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航空、仪表等行业。齿条的常用生产工序大致包括a、对钢条的四面进行铣削形成符合尺寸要求的齿条钢坯,b、对齿条钢坯进行刨削形成齿条,c、对齿条进行精铣,完成对齿形的精确加工,d、在齿条上加工出定位安装孔。现有铣床在加工齿条钢坯的过程中,多采用通用铣床加工,齿条钢坯的定位都多依靠人工装夹来实现,费时费力,而且铣削过程的一次性只能加工一个面,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定位、定位精准且可同时加工两个面的具有自动定位装置的齿条钢坯铣床。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自动定位装置的齿条钢坯铣床,包括机床底座、工作台以及铣刀装置,工作台通过线性导轨与机床底座连接,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齿条钢坯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齿条垫块基座、齿条垫块、定位气缸机械手以及增压气缸,齿条垫块基座固定在工作台上,齿条垫块固定在齿条垫块基座上,齿条垫块的设置方向与线性导轨保持平行,齿条垫块的宽度小于齿条钢坯宽度,工作台上固定有上横梁,上横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气缸机械手以及若干个增压气缸,定位气缸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连接板、铰接在机械手连接板上的一对机械爪以及驱动机械爪相对机械手连接板转动的驱动气缸,机械爪的转动轴与线性导轨保持平行,机械爪上转动安装有定位导轮,定位导轮的转动轴与线性导轨保持垂直,增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压紧块,铣刀装置安装在机床底座上,铣刀装置对称设置在齿条垫块的两侧,铣刀装置的铣刀转轴水平设置且与线性导轨保持垂直。
齿条钢坯不断输送至齿条垫块上时,定位气缸机械手的机械爪处于合拢状态,齿条钢坯的两侧面在定位导轮的限制下,自动与齿条垫块的位置配合,然后,压紧块在增压气缸的驱动下将齿条钢坯压紧在齿条垫块上,定位气缸机械手的机械爪打开,完成自动定位过程,齿条垫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铣刀装置,可同时加工齿条钢坯两个面,提高了加工效率。
作为优选,增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限位耳板,增压气缸的缸体上固定有限位块开关支架,限位块开关支架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槽,调节槽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上下两个用于控制增压气缸的限位传感器,限位耳板上固定有限位导杆,限位导杆与限位传感器相配合。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调节限位传感器在调节槽的位置,即可调节压紧块的活动范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齿条钢坯。
作为优选,所述上横梁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连接板和横梁固定板,其中,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相互平行,第一面板、第二面板通过连接板以及横梁固定板实现固定连接,连接板竖直设置,定位气缸机械手以及增压气缸固定在连接板上,横梁固定板水平设置,固定板固定在工作台上。采用这种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了定位气缸机械手以及增压气缸的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可以自动实现齿条钢坯的定位在齿条垫块上,而且可以同时加工两个侧面,节约了装夹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气缸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增压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4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木塑发泡地板
- 下一篇:超轻水多肽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