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3802.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志贤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5 | 分类号: | A61K36/8965;A61P1/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浅表性 胃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炎的药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浅表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多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胃炎,另外与营养不良、组织瘀血和缺氧等因素也有关。
目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有许多种,患者通常服用西药来治疗,但是西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除病根,西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在治疗胃炎的同时,往往会伤及到肝、肾等其他器官,而且疗效不稳定,愈后易再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不足,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西医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具体的说是提供这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明显,而且无毒,无副作用,效果稳定,制取工艺简便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制剂是由厚朴、茯苓、吴茱萸、黄芪、甘草、三七、大黄、白芍、佛手、山药、川楝子、降香、节菖蒲、天冬、乌贼骨、半夏、延胡索、生地和红枣制备成的组合物制剂,其中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
厚朴 12-25g 茯苓 10-20g 吴茱萸 10-18g
黄芪12-24g 甘草 10-18g 三七 10-20g
大黄10-18g 白芍 12-20g 佛手 12-22g
山药 12-20g 川楝子 10-18g 降香 10-18g
节菖蒲 10-20g 天冬 8-16g 贼骨10-18g
半夏 10-18g 延胡索8-16g 生地 8-18g
红枣 10-20g。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本发明可优选的原料质量配比为:
厚朴 12-20g 茯苓 10-18g 吴茱萸 10-15g
黄芪12-18g 甘草 10-15g 三七 10-16g
大黄10-15g 白芍 12-16g 佛手 12-18g
山药 12-16g 川楝子 10-15g 降香 10-15g
节菖蒲 10-15g 天冬 8-12g 乌贼骨10-15g
半夏 10-14g 延胡索8-12g 生地 8-15g
红枣 10-16g。
当然,为了获得进一步好的效果,本发明还可优选的原料质量配比为:
厚朴 16g 茯苓 15g 吴茱萸 12g
黄芪13g 甘草 15g 三七 14g
大黄12g 白芍 15g 佛手 16g
山药 12g 川楝子 10g 降香 11g
节菖蒲 10g 天冬 9g 乌贼骨15g
半夏 10g 延胡索8g 生地 10g
红枣 15g。
上述治疗浅表性胃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乌贼骨放入小锅进行小炒至表面微焦,然后经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备用;
2)、将厚朴、茯苓、吴茱萸、黄芪、甘草、三七、大黄、白芍、佛手、红枣、半夏和延胡索按比例配好,经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并过90目筛,自然晾干,备用;
3)、将步骤1)和2)中的各组分粉末混合在一起,加入纯净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10倍纯净水小火煎煮1小时,提取滤液备用;第二次加入6倍纯净水小火煎煮半小时,然后合并煎液并过滤,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志贤,未经袁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