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邻苯二胺环化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3703.3 | 申请日: | 2014-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强;包明;冯秀娟;周晓玉;穆罕默德谢里夫马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5/08 | 分类号: | C07D235/08;C07D235/1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邻苯二胺 环化 苯并咪唑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或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多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关于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邻笨二胺类化合物与羧酸或醛的缩合反应
该方法的反应条件非常苛刻,如需要强酸、高温反应条件,或者需要强氧化剂,且原料醛不易制备和储存[参见:(a)Chhanda,M.;Pradip,K.T.Tetrahedron Lett.2008,49,6237–6240.(b)Suleman,M.I.;Vinod,K.M.;Sisir,K.M.Tetrahedron Lett.2013,54,579–583.]。
(2)铜催化C–N键交叉偶联反应
该方法的反应体系较复杂,如不仅需要铜盐催化剂,还需要配体、碱等添加剂,且反应温度较高[参见(a)Yang,D.;Fu,H.;Hu,L.;Jiang,Y.;Zhao,Y.J.Org.Chem.2009,74,8719–8725.(b)Peng,J.;Ye,M.;Zong,C.;Hu,F.;Feng,L.;Wang,X.;Wang,Y.;Chen,C.J.Org.Chem.2011,76,716–719.]。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的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邻苯二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以质子酸为催化剂,加热反应,合成一系列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在上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中,所用的质子酸催化剂选自脂肪羧酸、芳香羧酸、脂肪基磺酸或芳基磺酸;其中,邻苯二胺与质子酸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05-0.5。
在上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乙醇、甲醇、叔丁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丁醚、四氯化碳、己二酸二甲酯、乙酸乙酯、石油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环己烷或正己烷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为邻苯二胺质量的10-100倍。
在上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中,反应温度为20-150℃。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3a的1H-NMR。
图2为化合物3a的13C-NMR。
图3为化合物3b的1H-NMR。
图4为化合物3b的13C-NMR。
图5为化合物3c的1H-NMR。
图6为化合物3c的13C-NMR。
图7为化合物3d的1H-NMR。
图8为化合物3d的13C-NMR。
图9为化合物3e的1H-NMR。
图10为化合物3e的13C-NMR。
图11为化合物3f的1H-NMR。
图12为化合物3f的13C-NMR。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及本发明方法进行的方式。这些实施例子仅是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而非本发明的保护仅限于此。
实施例1:2-甲基苯并咪唑(3a)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