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滤液回灌对准好氧反应器垃圾降解试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23367.2 | 申请日: | 2014-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杰;王亚楠;李晶晶;卞荣星;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滤 液回灌 对准 反应器 垃圾 降解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滤液回灌对准好氧反应器垃圾降解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范围内卫生填埋是一种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然而,垃圾达到完全稳定化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会带来长期的环境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影响会持续几个世纪。
现有技术中,渗滤液回灌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方法,它有以下优点:可以改善有机质的生物降解,使垃圾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化水平;减少渗滤液的总量;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增大甲烷的产生速率然而,传统渗滤液回灌也有一些不足,将渗滤液回灌到初期阶段的新鲜垃圾层会导致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是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的积累,这会阻碍垃圾的降解。同时排放的和处理过的渗滤液浓度仍然很高,零排放不可能实现。
同时,填埋场的再利用成为一个新的方法来避免获得额外土地所需的高费用。且开挖的矿化垃圾再利用也可以作为填埋覆盖层,建筑填充物,甚至是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的填充物。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滤液回灌对准好氧反应器垃圾降解试验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渗滤液回灌对准好氧反应器垃圾降解试验方法,
该具体过程为:
步骤a,获取新鲜垃圾并分类;获取新鲜垃圾后,先称重,破包,再用孔径分别为120mm、40mm和8mm的手动筛将垃圾筛分成粒径分别为>120mm、40~120mm、8~40mm和<8mm的垃圾;其中,粒径大于120mm的部分剔除掉,粒径小于8mm的部分直接使用;
然后对其它两部分的垃圾进行分类,按照湿重共分为12类;
步骤b,获取矿化垃圾;从10年填埋龄的垃圾中挑选出粒径小于8mm的部分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填料;
步骤c,将两个新鲜垃圾反应器F1和F2分别控制在准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将新鲜垃圾反应器F1和F2产生的渗滤液导入分别矿化垃圾反应器A1和A2中,每天一次的将A1和A2产生的渗滤液分别回灌到F1和F2中;
步骤d,每周向反应器加入自来水一次,以模拟降水,所加水量按照上海南汇区月平均降水的10%左右计算;
步骤e,每天从排水口收集渗滤液进行回灌,每隔一周或两周取200ml渗滤液进行检测,样品放于玻璃瓶中4℃以下保存;渗滤液经过孔径80-120μm定性滤纸过滤,然后将滤液分为三份用于分析;
步骤f,对滤液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包括电导率、pH、COD、TOC、TN、NH3-N、TP。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中,12类垃圾分别是可生物降解有机物64%;塑料、纸类,包括纸、硬纸板及纸箱、包装物、纺织物30%;玻璃、铁金属、非铁金属、木块、矿物组分2.6%;特殊垃圾0.4%和余下物3%。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f中,电导率和pH使用哈纳211型pH/电导率仪测定,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TOC和TN通过TOC/TN分析仪测定,NH3-N和VFA采用蒸馏和滴定法,TP采用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c中,矿化垃圾反应器A1和A2自下而上分别装填:高度为10cm、粒径为3~5cm的砾石,高度为5cm粒径为1cm的小砾石,分别作为承托层与集水层;粒径小于8mm、高度1.1m的矿化垃圾;矿化垃圾反应器为自然通风反应器,反应器内部设置中央通风管,上部不加盖子,处于敞开状态,下部出水阀门常开。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新鲜垃圾反应器F1和F2自下而上分别装填:高度为10cm、粒径为3~5cm的砾石,高度为5cm粒径为1cm的小砾石,作为承托层与集水层;高度1m的新鲜垃圾;粒径小于8mm、高度为10cm的矿化垃圾层。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c中,F2为厌氧生物反应器,处于封闭状态,下部出水阀门常关,上部盖子采用水封;F1为准好氧的自然通风反应器,反应器内部设置中央通风管,上部不加盖子,处于敞开状态,下部出水阀常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瓶机喷嘴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钵苗移栽机送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