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自由曲面机器人打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3244.9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刘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自由 曲面 机器人 打磨 系统 | ||
1.一种大型自由曲面机器人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移动式龙门架、工业机器人(4)、气动打磨头(5)、视觉系统、机器人控制柜(8)、气动控制柜(9)和系统控制柜(10),其中:
所述移动式龙门架用于使安装在其上的工业机器人(4)在三个方向上进行大范围移动;
所述工业机器人(4)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式龙门架的滑鞍部件(3)上,以通过所述移动式龙门架的滑鞍部件(3)、横梁部件(6)和立柱部件(2)的滑动实现三个方向上的大范围移动,并通过机器人控制柜(8)的控制指令带动气动打磨头(5)按照规划路径进行精确打磨;
所述气动打磨头(5)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4)上,用于通过压缩空气带动其端部的打磨工具高速转动,对零件自由曲面打磨,同时通过压缩空气实现柔顺力的控制,以对自由曲面进行均匀打磨;
所述视觉系统包括视频采集卡和工业相机(7),其中,所述工业相机(7)安装在所述横梁部件(6)上,用于对被加工零件的基准进行精准标定,即零件基准识别和定位,为机器人路径规划提供参考基准;
所述机器人控制柜(8)用于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工业机器人(4)带动气动打磨头(5)按照事先规划的路径进行运动;
所述气动控制柜(9)根据系统控制柜(10)发出的指令控制其内部气动回路实现对所述气动打磨头(5)旋转运动和柔顺力的控制;
所述系统控制柜(10)用于进行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离线解算、与所述机器人控制柜(8)进行通讯、对移动式龙门架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对气动回路进行控制、图像采集和处理以及人机对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龙门架包括工作台部件(1)、立柱部件(2)、滑鞍部件(3)和横梁部件(6),其中,所述立柱部件(2)垂直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部件(1)的两侧,可沿着所述工作台部件(1)的方向前后移动;所述横梁部件(6)水平安装在所述立柱部件(2)之间,可沿着所述立柱部件(2)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滑鞍部件(3)安装在所述横梁部件(6)上,可沿着所述横梁部件(6)的方向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立柱部件(2)、滑鞍部件(3)和横梁部件(6)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和线性导轨实现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件(1)包括工作台(1-3)和第一运动单元,其中,所述工作台(1-3)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并固定被加工零件和移动式龙门架的立柱部件(2);所述第一运动单元对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3)的两侧,用于安装所述立柱部件(2),使其能够在所述工作台(1-3)上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单元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电机座(1-2)、第一滚珠丝杠螺母副(1-4)、第一螺母座(1-5)、第一滑块(1-6)、第一线性导轨(1-7)和第一轴承座(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部件(2)包括立柱(2-1)和安装在所述立柱(2-1)一侧的第二运动单元,所述横梁部件(6)包括横梁(6-8)和安装在所述横梁(6-8)一侧的第三运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单元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电机座(2-3)、第二螺母座(2-4)、第二滑块(2-5)、第二线性导轨(2-6)、第二滚珠丝杠螺母副(2-7)和第二轴承座(2-8);所述第三运动单元包括第三伺服电机(6-1)、第三电机座(6-2)、第三滚珠丝杠螺母副(6-3)、第三螺母座(6-4)、第三滑块(6-5)、第三线性导轨(6-6)和第三轴承座(6-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打磨头(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5-1)、气动主轴(5-2)和打磨工具(5-3),其中,连接件(5-1)用于将气动主轴(5-2)固定在位于所述工业机器人(4)末端的法兰上;气动主轴(5-2)用于控制打磨工具(5-3)的打磨压力,同时使打磨工具(5-3)高速旋转并打磨零件;所述打磨工具(5-3)通过气动主轴(5-2)底部的三爪卡盘式夹头进行夹持,通过连接件(5-1)固定在工业机器人(4)末端的法兰上,并随工业机器人(4)一起按照规划路径对被加工零件进行打磨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2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币类产品自动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