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核心一体机及其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2842.4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魏振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核心 一体机 及其 数据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的数据处理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物联网核心一体机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普通的存储器及服务器设备,不具备智能化、异构处理等特点,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其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存储、异构处理等操作,且现阶段使用的服务器、存储器等严重满足不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时产生的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要求,因而会导致难以促成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核心一体机及其数据处理方法,以达到提升物联网数据处理速度、实现集成化和简单有效的目的。
本发明所公开的物联网核心一体机,具有机柜壳体、内部连接装置和与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机柜壳体由侧板和前后门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柜壳体内部具有支撑立柱和固定托盘,固定托盘上放置内部连接装置;所述的内部连接装置包括物联网智能交换机、服务器集群应用组、网络交换机、智能存储模块、管理机、输入输出端口、Pdu分配电源模块及辅助模块;服务器集群应用组分别与物联网智能交换机、pdu分配电源模块、智能存储模块和管理机相连接,物联网智能交换机同时连接网络交换机。
服务器集群应用组是在一个标准的机架内安置多个服务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集群软件,实现扩展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服务器集群应用组中由大数据分析模块、视频分析模块、人脸识别分析模块、存储器模块组成。
智能存储模块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同时,在储存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智能存储模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智能存储模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
物联网智能交换机实现与存储陈列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无堵塞存储,同时支持网络远程管理和本地管理以实现对端口工作状态的监控和网络交换机的设置。
管理机,其上可安装物联网浏览器、物页,显示核心一体机内的信息及处理情况,以实现对信息的输出及输入、处理的操控。
本发明所公开的物联网核心一体机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外部的数据信息通过输入端口传输到网络交换机上;
步骤2、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物联网智能交换机上;
步骤3、物联网智能交换机进行数据信息的快速异构交换、数据存储,并进行异构解析,将解析后的信息传输到服务器集群应用组;
步骤4、服务器集群应用组中对应的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与此同时,智能存储模块也对信息进行处理;此过程,同时受到管理机上的物联网浏览器的控制;
步骤5、处理后的需要输出的信息通过输出端口将其传输到核心一体机外部使用。
以上数据处理过程的实现均是通过在管理机上加载物联网浏览器,在物联网浏览器上加载物页及量子件技术实现对异构数据的快速交换、异构解析操控实现的。
本发明所公开的物联网核心一体机,是一高密度集成的IT基础设施服务平台软硬件结合的设备,采用融合一体化的结构,遵循标准开放式的架构,在一定的空间里,融合服务器集群应用组、智能存储模块、物联网智能交换机、管理机、网络交换机及pdu分配电源模块为一体,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特点,资源可按需调配整合,最大程度的提升了运营维护的效率,简化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部署和运维管理的复杂性;可以对来自输入输出端口的大数据进行快速交换,实现实时控制和实时状态反馈,支持用户动态添加、删除、修改输入输出端口的类型、个数、端口参数等,具有提升物联网数据运行处理速度、简单高效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发明的结构组成图;
图2、本发明内部连接装置的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3、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2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