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煮的中草药调味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2301.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倪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食晋祥大众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3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28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调味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调味品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卤煮的中草药调味料。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的调味品品种较多,但最常用的还是以中草药配制的五香粉、香辣粉之类,这些调味品含中草药的成分较少,配制比例不够得当,且都添加有化学成分,使用后对增强菜肴的药用效果不好。
专利申请号200510045814.8,名称为一种卤煮香料及其制备,技术方案为,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盐25-35份,糖10-20份,中草药香料6-10份,焦糖色素0.2-30份,红曲红0-0.045份,肉味香料2-6份,水10-40份,食品胶0.5-2份,磷酸盐1-3份;此卤煮香料组成包括了很多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成分,吃多了对人体不利。
专利申请号93101618.5,名称为一种中草药调味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方案为由芥菜籽粉、芫荽籽粉、煨玉果粉、、香粉、桂皮粉、小茴香粉、砂仁粉、五味子粉配合成的基料与酱油或食醋制成母液,再加入半支莲、葵花芯液料和肌苷酸、乌苷酸合成品及蔗糖制而成,此技术方案中草药成分较少,配制比例不够得当,且都添加有化学成分,使用后对增强菜肴的药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药性不添加化学防腐剂、香精的中草药调味料。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卤煮的中草药调味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草药组成:砂仁25-75其、丁香15-45其、草蔻15-45其、大茴香90-300其、小茴香90-300其、陈皮100-300其、花椒50-150其、白芷30-110其、干姜30-110其、肉桂25-95其、胡椒25-95其、木香25-45其、生地15-45其、枸杞子15-45其、韭菜籽25-45其、百合15-45其。
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健脾开胃、消食引气、治疗消化不良,并能增进食欲,对食物有去腥化腻的作用,具有养颜益寿、滋阴温肾、舒肝理气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卤煮的中草药调味料,由以下中草药组成:砂仁25-75其、丁香15-45其、草蔻15-45其、大茴香90-300其、小茴香90-300其、陈皮100-300其、花椒50-150其、白芷30-110其、干姜30-110其、肉桂25-95其、胡椒25-95其、木香25-45其、生地15-45其、枸杞子15-45其、韭菜籽25-45其、百合15-45其,各味中草药先各自经过烘干、粉碎成粉状、紫外线杀菌后按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适量的汤水进行煮制得到中草药调味汤汁对熟食进行卤味。
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
丁香:性辛温、香气浓烈,温肾助阳,温中止吐。
草蔻:性辛温,温中开胃。
大茴香(八角):性辛温、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小茴香:性辛温、理气和胃、祛寒止痛。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花椒:温中散寒、止泻温脾。
白芷:发汗解表,祛风止痛,有抗菌作用。
干姜:温中止呕,化痰温肾散寒。
肉桂:暖脾胃、温肾助阳,温通经脉。
胡椒:温中散寒,增进食欲,助消化。
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气味浓香。
生地:养阴,生津。
枸杞子: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韭菜籽:温补肝肾,壮阳固精,暖腰膝。
百合:主治疗胃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食晋祥大众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食晋祥大众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2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