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1513.8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伟;许春兴;王述红;倪勇;张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1001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复杂 采空区 充填 加固 方法 | ||
1.一种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平整:根据现场环境及场地要求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2)确定采空区地面范围:根据矿山的地质资料和矿区的开采情况,结合物探手段确定出采空区的地面范围及埋藏深度;
(3)拟定注浆孔位置:在采空区划出的地面范围内,拟定注浆孔,拟定注浆孔的布置采用边长R为8~10m的平面正三角形,即相邻三个拟定注浆孔为平面正三角形的顶点;
(4)实际注浆孔位置:以第一排拟定注浆孔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设每个拟定注浆孔到采空区下侧的垂直高度为h,以拟定注浆孔的最低端为基点,在基准面的垂直面内,从基点向采空区的外侧发出偏移基准面的射线,且偏移角度α为45°~60°,相交于地面的点即为实际注浆孔的位置,注浆孔管路位于射线所在位置,则注浆孔的深度,即注浆孔管路的长度为1.414h~2h;
(5)放线定位:采用全站仪和皮尺在场地内测量出实际注浆孔的位置,钻孔的实际位置为步骤(4)设计的实际注浆孔方圆1m内;
(6)在钻孔位置确定后,即可安排钻机入场,就位第一排钻孔;
(7)钻机进行钻孔,并且对钻孔的地质情况进行取样、记录,终孔条件为钻至采空区顶部或下侧矿体岩层1m以内;
(8)钻孔成形后安放铁管或PVC管,确保钻孔畅通,为下一步注浆做准备;
(9)在第一排实际注浆孔钻孔完成后,将注浆管下入孔内,封口安装球阀,连接管路准备充填加固;
(10)充填加固分为两部分:对于塌陷区,高压喷射水泥砂浆,浆液的浓度采用先稀后稠的方法;对于采空区,填充碎石尾矿粉水泥混合料;
(11)第一排所有的实际注浆孔充填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
(12)在第一排实际注浆孔施工完成2~4天后,将设备往采空区方向推移,继续对第二排实际注浆孔放线定位,逐步充填加固整个采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钻进过程中未到采空区深度如遇突然漏水或抱钻时,立即提钻停止钻进,提钻后并进行灌浆或压浆填充;漏水或塌孔区域灌浆或压浆量较大时采用双液浆进行灌注,待浆液初凝后再进行钻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对于塌陷区,连接注浆孔管路,然后进行注浆;每次搅拌量为0.5~0.7立方米,制浆完成后,放入浆液池内,由注浆机吸入注入孔内;注浆时应先注水1~2分钟后,打通注浆通道后,再进行注浆,注浆时采用先稀后稠的方法;注浆量较大时采取间歇注浆,并调整注浆的浓度,待初凝后再进行补充注浆;掺合料为水泥和尾矿粉或粗砂,且水泥与水的质量比为1:1,水泥与其他掺合料的质量比为1:6;注浆压力达到5~6MPa时终止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对于采空区,采取填充碎石、细骨料、水泥混合料的处理方式;碎石粒径为10mm~30mm,细骨料为尾矿粉或粗砂,水泥含量为80~100kg/m3,水泥与水的质量比为1:1,填充量为充满采空区,压力达到3~6MPa,填充量和填充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方能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5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管组件
- 下一篇:适用于户外运动的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