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模具及其橡胶内芯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1135.3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喜;邓德凤;黄泽勇;曾甜甜;高李帅;霍文静;谭云水;魏虹;姚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34;B29C70/54;B29C33/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连接 成型 方法 模具 及其 橡胶 内芯模 | ||
1.一种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成型模具:制作外模,内模,及橡胶内芯模,所述橡胶内芯模的外形与复合材料连接裙的内形配合,所述外模的内形与复合材料连接裙的外形配合,所述内模的外形与所述橡胶内芯模的内形配合;然后在所述内模外壁上均匀涂抹脱模剂,将所述橡胶内芯模套装于所述内模外壁;
2)铺层:将纤维增强材料裁剪成不同尺寸及角度并涂抹上定型剂后,将其逐层铺覆于所述橡胶内芯模上,铺覆至一定厚度后压实,直至无褶皱,得到预成型体;铺层角度为0°,±15°,±30°,±45°,±60°和90°;
3)成型模具预热及抽真空:将所述外模与内模进行合模装配,然后将成型模具加热并进行抽真空处理;
4)树脂预处理:将树脂搅拌均匀后抽真空;
5)注胶及固化:将预处理后的树脂注入模腔中进行成型;注胶完毕后将树脂进行升温固化,橡胶内芯模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对预成型体进行均匀加压,从而使树脂充分浸润预成型体;树脂固化条件为:100~150℃保温1~4h,然后升温至180~200℃保温1~4h,最后升温至210~250℃保温2~10h;
6)脱模及修剪:脱模后,对成型体进行飞边修剪,得到复合材料连接裙;
所述步骤1)中,所述橡胶内芯模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橡胶胶液:按橡胶乳液:硫化剂=90~99%:1~10%的质量比例配制橡胶胶液,将橡胶胶液搅拌均匀后抽真空至-10~-20Kpa,保压30~60min,至不再出现较大气孔后取出待用;
b、橡胶内芯模成型:将橡胶胶液注入橡胶内芯模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
c、硫化及脱模:将橡胶胶液在室温下自然硫化22~26h,然后升温至95~100℃保温1.0~1.5h,最后升温至195~205℃保温1.0~1.5h;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橡胶内芯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树脂注入温度为20~150℃,注入压力为0.1~0.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橡胶内芯模的成型材料为R10301硅橡胶;所述脱模剂为硅脂或PMR-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树脂为双马树脂或环氧树脂。
6.一种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设计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模具,包括内模(1)和外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1)外壁上同轴贴合套装有橡胶内芯模(3),所述外模(2)同轴套装在所述橡胶内芯模(3)的外周,所述内模(1)顶部连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顶面与所述外模(2)的顶部连接,所述内模(1)的底部连有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的底部连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外周沿与所述外模(2)的底部连接,所述橡胶内芯模(3)与所述外模(2)、内模(1)、压板(4),及导流板(5)围成连接裙成型模腔(7),所述盖板(6)上开有与所述模腔(7)连通的注胶口(8),所述外模(2)顶部开有与所述模腔(7)连通的出胶口(9)。
7.一种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设计的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的橡胶内芯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内模(14),所述成型内模(14)的外周同轴套装有第一外模(15),所述成型内模(14)顶部外沿连有第二外模(16),所述内模(14),第一外模(15),及第二外模(16)围成橡胶内芯模成型模腔(17),所述第二外模上设有卸料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1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一种去甲基斑蝥素酸锶
- 下一篇:作为具有激酶抑制剂活性的取代的吲唑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