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砂铸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0792.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华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紫砂工艺品与纯银相结合的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紫砂铸银的工艺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紫砂铸银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电铸银工艺礼品,,选用贵金属(银、铜)与其它微量分离子为底基,需雕刻开模,而目前金银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现状;市面上流传有紫砂镶银技术,镶银是以银丝镶嵌,工艺难度大且繁琐;紫砂工艺品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银色是沉稳之色,代表高尚、尊贵、纯洁、永恒。紫砂与银的结合而形成的紫砂铸银工艺品,更是独具特色,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所以有必要对紫砂铸银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紫砂铸银工艺,针对传统的铸银工艺与紫砂铸银工艺的生产流程,两者中存在着传统的铸银工艺因以金银铜等金属混合材料为底基,本身具有导电性,能直接通过自身引发的导电进行铸银;而紫砂铸银以紫砂为底基本身就不具备导电性,而本发明通过细铜丝缠绕紫砂的方法引发其导电,解决了底基材料不导电而无法进行铸金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的是紫砂工艺品与纯银相结合的领域。该最终成品主要由两层组成,内层为正宗上等宜兴紫砂工艺品,外层为纯银,选用的纯银用料考究,绝对保证纯度。使用铸制方法,使银铸制在紫砂工艺品表层上,紧密结合一起,独具特色。本发明工艺过程精工细致,所成成品易于保存,并且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紫砂铸银工艺品的成型精工细致。具体生产流程步骤包括以下:
1、紫砂产品造型设计;
2、精选上等紫砂泥,根据所设计紫砂产品造型,生产出富具特色的紫砂产品;
3、精选上等紫砂产品:按照对产品成品的不同造型要求,选用各具特色的 紫砂产品;
4、对所选取的紫砂产品在其表面进行上银油;
5、上银油结束后对其进行烘干,进行专业的修边处理;
6、修边结束后将在银缸里电铸银;
7、取缸对其进行清洗;
8、烤干处理;
9、对经过以上几道工序后的半成品上保护剂;
10、重复步骤8继续烤干处理,完成成品。
产品设计→制作生产→精选紫砂产品→上银油→烘干、修边→银缸电铸→清洗→烤干→上保护剂→烤干→产品成品完成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紫砂铸银工艺是继紫砂铸金工艺后一种富含意义的新兴工艺,也将会在今后引导紫砂行业和铸银行业走向一个新的时代。紫砂铸银工艺是在紫砂铸金工艺基础上延伸出的又另一种具有富贵意义的工艺,紫砂铸银工艺是将紫砂工艺和铸银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新兴工艺。此种工艺多用于工艺品行业、工艺礼品行业、收藏品行业,同时也运用于手工制品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层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引发导电示意简图。
如图所示其中各数字表示:1为紫砂产品、2为银油层、3为细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是紫砂工艺品与纯银相结合的领域。该最终成品主要由两层组成,内层为正宗上等宜兴紫砂工艺品,外层为纯银,选用的纯银用料考究,绝对保证纯度。使用铸制方法,使银铸制在紫砂工艺品表层上,紧密结合一起,独具特色。本发明工艺过程精工细致,所成成品易于保存,并且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紫砂铸银工艺品的成型精工细致。具体生产流程步骤包括以下:
1、紫砂产品造型设计;
2、精选上等紫砂泥,根据所设计紫砂产品造型,生产出富具特色的紫砂产品;
3、精选上等紫砂产品:按照对产品成品的不同造型要求,选用各具特色的紫砂产品;
4、对所选取的紫砂产品在其表面进行上银油;
5、上银油结束后对其进行烘干,进行专业的修边处理;
6、修边结束后将在银缸里电铸银;
7、取缸对其进行清洗;
8、烤干处理;
9、对经过以上几道工序后的半成品上保护剂;
10、重复步骤8继续烤干处理,完成成品。
产品设计→制作生产→精选紫砂产品→上银油→烘干、修边→银缸电铸→清洗→烤干→上保护剂→烤干→产品成品完成
传统工艺与本发明工艺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华,未经朱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综合环境试验系统
- 下一篇:带有直径梯度的磁性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