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叶温经止血汤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0214.2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9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赵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40 | 分类号: | A23L1/40;A23L1/30;A61K36/855;A61P15/00;A61P29/00;A61P15/08;A61P15/06;A61P7/04;A61K35/3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叶 止血 汤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叶温经止血汤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温经止血,意指温煦经络而止血。血生于肝,敛于肺,升于脾,降于胃,行于经络,而统于中气。中气旺则肝脾左升而不下泄,肺胃右降而不上溢。中气虚败,肺胃逆升,则上流于鼻口,肝脾下陷,则下脱于便溺。盖血以阴质而含阳气,其性温暖而孕君火,温则流行而条畅,寒则凝瘀而梗涩。瘀而不行,则为症瘕,瘀而未结,则经脉莫容,势必外脱。肺胃之阳虚,则逆流而不降,肝脾之阳虚,则陷泄而不升。肺胃之逆,非无上热,肝脾之陷,非无下热,而究其根原,全缘于中下之湿寒。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温经止血药物,但是大多数药物存在着严重隐患,无法保证人们的健康,并且大多数药物的疗效并不像其所宣传的那样有效。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温经通络、通络止血的艾叶温经止血汤料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温经通络、通络止血的艾叶温经止血汤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的原料制成的,艾叶20-35份、水牛角10-30份、葶苈子10-30份、丢了棒10-30份、仙桃草10-30份、龙牙草10-30份、大紫草10-30份、两面针10-30份、臭梧桐10-30份、茜草10-30份、莲房10-30份、灶心土10-30份。
制备本发明艾叶温经止血汤料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艾叶20-30份、水牛角10-25份、葶苈子10-25份、丢了棒10-25份、仙桃草10-25份、龙牙草10-25份、大紫草10-25份、两面针10-25份、臭梧桐10-25份、茜草10-25份、莲房10-25份、灶心土10-25份。
制备本发明艾叶温经止血汤料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艾叶25份、水牛角18份、葶苈子15份、丢了棒15份、仙桃草16份、龙牙草15份、大紫草15份、两面针16份、臭梧桐16份、茜草15份、莲房16份、灶心土15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艾叶温经止血汤料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艾叶、水牛角、葶苈子、丢了棒、仙桃草、龙牙草、大紫草、两面针、臭梧桐、茜草、莲房、灶心土备用;B、烘干、选出的原料分别切成块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灭菌;C、粉碎、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状;D、配料、按原料重量配比,将原料依次放入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味素、精盐二次混合均匀,二次灭菌,制成粉剂;E、装袋、封口,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1克;F、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源于祖国传统医学中关于“温经止血”的原则,也就是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食借药的威力、药借食的美味的辩证方法。是发明人通过祖传秘方再加上对古今医学、医药著作法潜心研究并再总结设计者多次临床行医实践基础上应用中草药精心加工制成的炖肉汤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皮疏肝破气汤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艾叶散寒止痛汤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