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机特性曲线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9859.4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白玉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16 | 分类号: | B41F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特性 曲线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印刷机特性曲线的生成方法和一种印刷机特性曲线的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行业对印刷机领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印刷机领机不但需要会操作印刷机,而且还需要具有对网点覆盖及色彩的判断能力。其中,色彩的判断结果影响了印刷机机台上的放墨量,有经验的领机对放墨量的把握比较准确,在印刷时不但提高了印刷效率同时减少过版纸的使用,节约了印刷成本。然而,对于网点覆盖及色彩的判断能力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为了解决印刷厂所面临的领机经验缺乏问题,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通过印源油墨预置系统来控制印刷机的放墨量。
但是,针对不同的印刷机型、不同的印刷材料和不同的印刷环境,印源油墨系统需要有不同的数据结果,而数据采集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印刷机状态的确定,即确定印刷机的特性曲线,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来确定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因此,如何方便有效地得到印刷机的特性曲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印刷机特性曲线的生成技术,可以方便地制作印刷机的特性曲线,进而在进行印刷时,实现了预置上墨,减少了印刷时的过版时间,以及过版纸的使用量,提高了印刷效率,并且节约了成本。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印刷机特性曲线的生成方法,包括:制作贯穿整个版面的待印刷的三角形区域;根据印刷机的最大印刷幅面和单个墨区宽度将所述三角形区域划分为多个墨区,并分别设置所述多个墨区中每个墨区的墨键值;根据所述每个墨区的墨键值,对所述三角形区域进行印刷;统计所述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根据所述每个墨区的墨键值以及所述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制作所述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进行统计,并根据每个墨区的墨键值以及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制作印刷机的特性曲线,可以方便地制作印刷机的特性曲线,进而在进行印刷时,实现了预置上墨,减少了印刷时的过版时间,以及过版纸的使用量,提高了印刷效率,并且节约了成本。其中,在制作印刷机的特性曲线时,可以将网点百分比作为输入值结点,将墨键值作为输出值结点绘制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三角形区域为楔形图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来说,版面通常情况下为矩形,因此可以将矩形版面的对角线和版面的两条边构成上述的三角形区域,即楔形图形(上升楔形或下降楔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对所述三角形区域进行印刷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三角形区域内填充预设网点值的CMYK四色平网;对填充所述CMYK四色平网之后的三角形区域所在的版面进行脱机直接制版。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印刷时,通常具有C(Cyan,青色)、M(Magenta,品红色)、Y(Yellow,黄色)、K(Key Plate,一种使用黑墨的印刷版)四种颜色,因此,为了得到完整的印刷机特性曲线,可以在上述的三角形区域内填充预设网点值(如75%)的四色平网,以便后续针对每个色组分别制作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统计所述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的步骤具体为:在所述每个墨区中,分别统计所述CMYK四个色组中每个色组的网点百分比;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墨区的墨键值以及所述每个墨区中的网点百分比制作所述印刷机的特性曲线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每个墨区的墨键值以及所述每个墨区中所述每个色组的网点百分比,制作所述每个色组对应的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分别统计CMYK中每个色组的网点百分比,以制作每个色组对应的印刷机的特性曲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印刷机的特性曲线对测试活件进行印刷;在对所述测试活件印刷完成之后,根据所述测试活件中每个墨区对应的实际墨键值对所述印刷机的特性曲线进行优化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印刷机的特性曲线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印刷机特性曲线,以在进行印刷时,根据印刷机的特性曲线实现精确地控制印刷机的放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9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