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9626.4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月文;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28;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06;C08F230/08;C08F120/18;C08F4/40;C08J9/28;C08L33/10;C08L33/12;C08L25/1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裘晖 |
地址: | 512400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滤 性轻质 透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温度为5~20℃下将15~2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单体、45~65质量份的有机聚合物固体微粉、20~40质量份的水这三种反应物料,以及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这两种助剂,在30秒~10分钟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反应固化,得到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单体为烷基碳数为4~10个的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所述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单体中还掺入了硬单体,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的质量占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单体质量的20%以上,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不超过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类化合物反应单体质量的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固体微粉为聚烯烃微粉、聚酰胺微粉、聚酯微粉、热塑性聚氨酯微粉、甲基丙烯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微粉、甲基丙烯酸酯与苯乙烯共聚物微粉中的至少一种,有机聚合物固体微粉的粒径范围为50~3000目,500目以上的微粉占有机聚合物固体微粉总质量的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是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和吐温中的至少一种,其加入量为三种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1~1.5%;所述反应固化是指在5~50℃温度条件下直接固化,或者先在5~20℃预固化0.5~3h,再于30~50℃固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是由质量比为20:1~1:1的氧化体系与还原体系组成,其加入量为三种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2%;氧化体系为油溶性过氧化物;还原体系为取代酰肼、过渡金属的有机酸盐、烯醇化合物、芳香叔胺和磺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基)酯和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取代酰肼为乙酰苯肼、苯甲酰肼、苯磺酰肼和对甲苯磺酰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渡金属的有机酸盐为异辛酸钒、乙酰丙酮钒、氧化钒与烷基磷酸酯混合物、富马酸亚铁、环烷酸钴和异辛酸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烯醇化合物为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安息香、草酰乙酸二乙酯、氧代丁二酸和羟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叔胺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2‐羟丙基)对甲苯胺和N,N‐二(2‐羟乙基)对甲苯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磺酰亚胺类化合物为糖精钠、糖精和丁基糖精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
9.一种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材料制备而成的压滤性轻质透水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将混合物料在相应的母模中反应固化,得到压滤性轻质透水塑料模具。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滤性轻质透水塑料模具在陶瓷高压注浆、环保、化工、生物医学、水处理或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96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