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参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19331.7 申请日: 2014-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993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包善飞;谢怀杰;丁显平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地址: 408401 重庆市北***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玄参 保健 凉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饮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玄参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滋阴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玄参具有抗炎、降血糖、增强免疫、抗乙肝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肝、抗氧化、双向调节血压等作用。玄参名列我国40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也是保健食品,但是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导致玄参的附加值和知名度低。2010年,重庆南川被授予“中国道地药材玄参之乡”,一直未能走出“高产量、低产出”的困局,极大的降低了玄参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当地迫切希望能够开发南川玄参保健凉茶,解决玄参的出路问题。

药茶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在传统药茶方中,玄参就有玄参茶和玄青茶两个经典配方,在现代凉茶,特别是广东凉茶,很多药茶方都含有玄参。但是在市场上还没有其产品,一方面是玄参传统加工方法限制了这种产品的诞生,另外一方面是玄参凉茶配方与市场难以对接。重庆是知名的火锅美食之都,人们的饮食多以辛辣为主,再加上夏秋季节天气湿热,“怕上火”无疑不是重庆人的担忧。当下凉茶主要市场偏爱于年轻一代,以甜、凉为主线,与此相应的“减肥”、“低碳低糖低油低脂”等呼声与日俱增,茶疗热也蒸蒸日上,不但历代的药茶方被广泛应用,而且许多新的药茶方也在不断产生和推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玄参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玄参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玄参颗粒的制备

玄参颗粒的制备包括玄参采挖、清洗、晾干、切丁、过筛、微波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切丁是将玄参用切丁机切成5×5×5mm的玄参丁;过筛是将玄参丁过4×4mm的编制筛,筛掉切丁过程中的细碎药材;微波真空干燥条件为:第一阶段采用2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65%~68%,满足线性方程y=30.93x+111.5,R2=0.999,其中y为排水量g,x为时间min;第二阶段采用1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70%~72%,平均排水量为15~17g/min;微波真空干燥后,鼓风干燥至恒重,累计排水率为77~80%;

(2)玄参保健凉茶的制备

将玄参颗粒、生地、麦冬、栀子、罗汉果、百合、白扁豆、枸杞子和甘草投入提取罐,然后加水提取15min,再投入金银花、淡竹叶和香薷,提取15min,过滤,滤液定容到药材总重量的50倍;然后澄清、过滤4次、UHT超高温瞬时杀菌、冷却、罐装。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按重量分数计算,所述玄参颗粒15份、生地12份、麦冬6份、金银花15份、栀子6份、罗汉果6份、百合9份、淡竹叶6份、香薷6份、白扁豆9份、枸杞子6份、甘草2份。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加入的水的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0倍。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玄参保健凉茶。

本发明将微波真空干燥的南川玄参颗粒用于保健凉茶制作中,克服了玄参传统加工方法含硫量高难以实现其凉茶保健品开发的困局,并且结合南方天气、饮食习惯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凉茶,一方面增加了南川道地药材玄参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将玄参很好的融入了地方文化。本发明的玄参保健凉茶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调节血压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玄参颗粒的制备

玄参颗粒的具体制作步骤按照玄参采挖---清洗---晾干---切丁---过筛---微波真空干燥---鼓风干燥。切丁:将玄参用切丁机切成5×5×5mm的玄参丁;过筛:将玄参丁过4×4mm的编制筛,筛掉切丁过程中的细碎药材;微波真空干燥条件:第一阶段采用2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65%~68%,满足线性方程y=30.93x+111.5,R2=0.999,其中y为排水量g,x为时间min;第二阶段采用1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70%~72%,平均排水量为15~17g/min;微波真空干燥后,鼓风干燥至恒重,累计排水率为77~80%。

实施例2凉茶配方筛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9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