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钢管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9330.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兴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4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机械用无缝钢管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圆形,方形,矩形钢材。无缝钢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随着钢材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管行业的无缝钢管受到了很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到无缝钢管,无缝钢管行业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塑料机械分为多种,如挤出机便是其中一种。传统的塑料挤出机所使用的挤出钢管耐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需要经常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好,加工简单的无缝钢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缝钢管,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
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各组份的较佳重量配比为:
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根据实际加工型号,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
2)将模具的一端用焊接设备封闭,然后装入组份量的原材料,再将另一端焊接封闭,使原材料密封在钢管内;
3)将焊接好的模具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使模具在加热炉内匀速转动,使原材料熔化;
4)控制加热炉内的温度在1300-1600℃,加热50-90分钟,拉出模具,放入离心设备上进行离心旋转,使熔化后的原材料镀覆在模具内壁上,形成一层合金层;
5)冷却后将模具两端焊接部位切开,然后去应力,再将模具去除,取出钢管,并对钢管的内外壁抛光打磨即可。
模具的熔点要高于原材料的熔点,使得原材料在熔化时,模具不会产生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原料中增加石墨烯基碳化硅等成分,有效提高了钢管的耐磨性及硬度,工艺简单,易于实际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无缝钢管,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
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根据实际加工型号,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
2)将模具的一端用焊接设备封闭,然后装入组份量的原材料,再将另一端焊接封闭,使原材料密封在钢管内;
3)将焊接好的模具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使模具在加热炉内匀速转动,使原材料熔化;
4)控制加热炉内的温度在1300-1600℃,加热50-90分钟,拉出模具,放入离心设备上进行离心旋转,使熔化后的原材料镀覆在模具内壁上,形成一层合金层;
5)冷却后将模具两端焊接部位切开,然后去应力,再将模具去除,取出钢管,并对钢管的内外壁抛光打磨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无缝钢管,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
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根据实际加工型号,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
2)将模具的一端用焊接设备封闭,然后装入组份量的原材料,再将另一端焊接封闭,使原材料密封在钢管内;
3)将焊接好的模具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使模具在加热炉内匀速转动,使原材料熔化;
4)控制加热炉内的温度在1300-1600℃,加热50-90分钟,拉出模具,放入离心设备上进行离心旋转,使熔化后的原材料镀覆在模具内壁上,形成一层合金层;
5)冷却后将模具两端焊接部位切开,然后去应力,再将模具去除,取出钢管,并对钢管的内外壁抛光打磨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兴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华兴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9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下一篇:密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