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9317.7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星;杨帆;许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平面 卫星 接收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海岛、山区多,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采用直播卫星可使我国广大边远地区及农村用户接收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号。在我国发展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如此巨大市场的国家之一。
2008~2013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卫星直播系统近千万套,市场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巨大。目前民用卫星接收天线绝大部分采用抛物面天线,即平时所谓的‘锅’天线。这种天线具有以下缺点:
1.采用铁皮制作在户外日晒雨淋容易生锈。
2.天线面是抛物曲面,风阻较大,容易损坏,下雨天气还容易在天线面内形成积水,不利于接收信号,缩短天线寿命。
3.天线只能做成锅形,设计受到限制,安装在建筑物上很突兀、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成本便宜、平面形状、可以灵活设计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包括:FR-4基材层,所述FR-4基材层为平面形状;金属贴片层,所述金属贴片层位于所述FR-4基材层之上,包括多个金属贴片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采用廉价的FR4板材制作,此外,这种天线采用平面结构设计,可以直接定在墙上或者铺在地上,实现与建筑物的共形,有效抵抗刮风下雨天线对天线造成的损坏,通过美化设计可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与建筑物表面混为一体。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R-4基材层面积为0.01-15平方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R-4基材层为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贴片单元尺寸为1-12.5毫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贴片单元厚度为0.1-50毫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贴片单元表面涂覆有三防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贴片单元为正方形、圆形、环形、C形或十字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金属贴片单元呈圆阵、环阵或方阵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R-4基材层采用PCB工艺加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不同形状的金属贴片单元的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的天线方向图;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的民用平面卫星接收天线的天线增益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9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10kV及以上防误碰高空高压测试杆
- 下一篇:四线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