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谱转换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8930.7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郅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9/10 | 分类号: | F21V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转换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能用以转换光谱的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灯具,广泛运用于各领域,除了最普遍的照明作用之外,亦被作为各种工具使用,如集鱼灯,主要是透过灯具的照明吸引聚集鱼群以便于捕鱼之用;
而传统用以吸引聚集鱼群的灯具多以钨丝灯泡或卤素灯具作为发光光源,但上列传统灯具使用于大功率输出时会产生极大的热能且极为耗电;
因此又有业者以发光二极管灯具取代传统灯具以改善耗电之缺失,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是透过蓝光发光二极管或紫外光发光二极管搭配不同颜色的荧光粉封装而成,一般市面上以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集鱼灯的灯具装配该发光二集体光源后仅能发出固定波长的光,在有不同光波长需求的情况下就必须备齐多个灯具,除了增加所需的灯具成本之外,更会占据额外的置放或灯具安装的空间,也因此影响使用的便利性及普及性而有改善之空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潜心研究并更深入构思,历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发明出一种光谱转换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谱转换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灯具仅能发出固定波长之光线而无法轻易变换之缺陷。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谱转换组件,用以设置于一灯具的出光路径上以转换出光波长,该灯具上具有一定位单元,该光谱转换组件包含:
一光学体,由可透光的材质所制成,该光学体能定位于该灯具的定位单元上;以及
复数荧光粒子,设置于该光学体内,该灯具所发出的光线射入该光学体内并通过各该荧光粒子后改变波长射出。
为达前述相同目的,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光谱转换组件之制造方法,包含依序进行:
提供光学体基材及荧光粒子步骤,提供复数光学体基材及复数荧光粒子;
混和步骤,物理性混和该光学体基材及该荧光粒子;
成型步骤,该光学体基材结合荧光粒子固化成型,固化后成为具有荧光粒子的光学体。
本发明透过于光学体内设置荧光粒子,灯具配合装配光谱转换组件,使光线透过荧光粒子改变波长后射出,则只要替换灯具上的光谱转换组件即能改变出光颜色,并同时改变集鱼效果,增进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的光学体一侧设置透光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的光学体两侧分别设置透光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透过弹性支架定位于灯具上之态样。
图5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透过半圆弧支架及靠抵组件定位于灯具上之态样。
图6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之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之制造方法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之制造方法的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本发明》
提供光学体基材及荧光粒子步骤(I)
混和步骤(II)
成型步骤(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本发明光谱转换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用以设置于一灯具A的出光路径上以转换出光波长,该灯具A上具有一定位单元A1,而该光谱转换组件100包含:
一光学体10,由可透光的材质所制成,该光学体10可由环氧树脂(Epoxy)、硅胶、压克力、玻璃或其他透光材料所制成,该光学体10能定位于该灯具A的定位单元A1上;以及
复数荧光粒子20,设置于该光学体10内,该灯具A所发出的光线射入该光学体10内并通过各该荧光粒子20后改变波长射出,且能射出绿白色光、昼白色光、蓝色光或红色光。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荧光粒子20是以荧光粉(Phosphor)作说明,特别是氮化物荧光粉,当然也可以使用TAG或其他种类的荧光粉,荧光粉的选用主要考虑光源的原始波长以及目标波长而定,不应以本较佳实施例所揭露的内容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