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8524.0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梦飞;蔡显晟;何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磁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4 | 分类号: | B21D53/8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 马达 转子 线圈 液压 数控 扭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动马达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起动马达转子线圈端部的内外层需反向扭转一定的角度,此角度对起动马达的最大功率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液压扭头机,转子线圈的扭头角度靠机械限位的方法控制,角度的调整完全凭经验,扭头角度变换后,重新调整的过程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包括内外扭头模、液压驱动系统、扭头角度量化控制系统及工件夹紧和顶出机构,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轴头上装有横杆,横杆两端分别设置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分别连接左摆杆和右摆杆,所述右摆杆固定在外套上,所述外套前端固定外扭头模,所述左摆杆固定在铁圈上,所述铁圈固定在内套上,内扭头模由拉紧螺栓固定在内套前端,所述外套通过轴承套装在内套的外侧,所述内外套通过轴承设置在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由设置在机座上的液压站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驱动系统的左连和右连杆两端分别安装关节轴承,所述左摆杆和右摆杆上加工有长槽,通过调节左右连杆的长度和处于左右摆杆上长槽的位置,可以调证内外扭头模的相对位置和起动马达转子内外层线圈扭头角度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扭头角度量化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在外套上的大齿轮,和固定在编码器的转轴上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扭头角度量化控制系统的量化过程如下:所述大齿轮、外扭头模、右摆杆均固定在外套上,其转动方向是相同的,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是3.6:1,所述编码器的每周脉冲数为1000,所述外扭头模及大齿轮转动一周,所述小齿轮及编码器转轴转动3.6周,编码器输出3600个脉冲,对应于外扭头模360°的转角,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触摸屏计算显示后,完成扭头角度的量化,量化误差为0.1°。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向下顶出时,推动横杆下行,分别推动所述左连杆、左摆杆、右连杆和右摆杆,所述右摆杆带动外套和外扭头模做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左摆杆带动固定在内套上的铁圈,使内套和内扭头模逆时针转动,外套同时带动安装在一起的大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和编码器转动,编码器输出的脉冲给PLC和触摸屏,完成扭头角度的量化过程。
本发明的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对起动马达转子线圈的扭头角度进行数值化控制,并能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进行显示和控制,精度高,操作简单,直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扭头前后的对照图;
图2是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扭头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起动马达转子线圈液压数控扭头机,包括内外扭头模、液压驱动系统、扭头角度量化控制系统及工件夹紧和顶出机构,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缸1,油缸1固定在上面的平板上,油缸1轴头上装有横杆2,横杆2两端分别设置左连杆3和右连杆5,左连杆3和右连杆5分别连接左摆杆4和右摆杆6,右摆杆6固定在外套14上,外套14前端固定外扭头模8,左摆杆4固定在铁圈12上,铁圈12固定在内套13上,内扭头模7由拉紧螺栓18固定在内套13前端,外套14通过轴承套装在内套13的外侧,内外套通过轴承设置在箱体21上,油缸1由设置在机座23上的液压站驱动。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的左连杆3和右连杆5两端分别安装关节轴承,左摆杆3和右摆杆6上加工有长槽,通过调节左右连杆的长度和处于左右摆杆上长槽的位置,可以调证内外扭头模的相对位置和起动马达转子内外层线圈扭头角度的一致性。
所述扭头角度量化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在外套14上的大齿轮9,小齿轮10固定在编码器11的转轴上,编码器11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21上,小齿轮10和大齿轮9啮合。
所述工件夹紧和顶出机构包括夹紧装置15,用来夹紧起动马达转子16,夹紧装置设置在滑板17上,起动马达转子由气缸20和顶杆19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磁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