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注塑材料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8278.9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葛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00 | 分类号: | C08L71/00;C08L25/06;C08L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注塑 材料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注塑材料加工工艺,特别是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注塑材料的防静电工艺。
背景技术
对新材料的追求和研发始终是科学的前沿领域,其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物质,同时也为传统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们在研发注塑材料的过程就是如此。
第一种人造塑料在1851年于英国由Alexander PARKES发明。他在1862年伦敦国际展览会上公开表明,将所述材料称为帕克赛恩(Parkesine)。帕克赛恩由纤维素衍生,可被加热、模制并且当冷却时保持其形状。但是,帕克赛恩生产昂贵、易于破裂且高度易燃。
在1868年,美国发明人John Wesley HYATT开发了一种他命名为赛璐珞(Celluloid)的塑料材料,对PARKES观念进行改进,因此赛璐珞可被加工成为成品形式。
随着材料技术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非金属部件被广泛应用到传统工业中,例如汽车零部件中出现许多非金属部件。其中作为非金属部件主导材料是塑胶类零件,其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轻便,因此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使用塑胶类零件是其今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汽车这个特定应用领域中,防静电是一个重要安全指标,相应的部件应有防静电的特性,以免对汽车上的仪表造成损害,对车内的汽油等危险品造成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加工制造具有防静电特性的材料的工艺,以用于制造汽车的相关注塑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注塑材料的加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1)选择非晶体含量超过80%的热熔性材料作为注塑材料;
2)将所述注塑材料在150~180℃下干燥处理4小时;
3)将所述注塑材料在380~400℃下熔化呈熔融态;
4)加入合成橡胶调质处理。
在本发明中的注塑材料含有较高的非晶体结构,为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提供了基础,同时各工艺步骤也为注塑非晶体在注塑前的保持和提升提供了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加工防静电的注塑件材料的工艺,其应满足注塑成型件能够在高温下、防止导电和静电的发生,特别是可以应用到汽车电器部分,例如仪表部件,蓄电池周边部件等。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注塑材料的加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1)选择非晶体含量超过80%的热熔性材料作为注塑材料;
2)将所述注塑材料在150~180℃下干燥处理4小时;
3)将所述注塑材料在380~400℃下熔化呈熔融态;
4)加入合成橡胶调质处理。
在本发明中的注塑材料含有较高的非晶体结构,为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提供了基础,同时各工艺步骤也为注塑非晶体在注塑前的保持和提升提供了优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注塑材料为质量百分比为80%的聚乙醚和20%的聚苯乙烯。
在本发明中的注塑材料含有聚乙醚,其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阻燃性、抗化学反应以及电绝缘特性,可以制造电器部件防止高温、导电的发生,同时聚苯乙烯非晶体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电绝缘特性,且它能够抵抗无机酸,对汽车电瓶部件提供保护。
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注塑材料,具有高温下绝缘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仪表和电器线路等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注塑材料干燥后的湿度为0.01%。其为后续的高温下熔融调整提供了保障,使得非晶体结构能够避免杂质的侵害。
同时,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合成橡胶为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合成橡胶的使用使得在保证一定机械性能的前提下,电绝缘性得到了提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所述注塑材料经注塑被制成汽车发动机的温度传感器等。
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金属-有机层的多层复合体
- 下一篇:等速万向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