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8181.8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虚 皮肤 瘙痒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虚型皮肤瘙痒多发于冬季,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使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逐渐减少,冷风又可增加水分的损失,皮肤明显变得干燥,尤其是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糙。中医上认为皮肤干燥是血虚风燥的表现,血虚不足,阴津亏损,因而生风发痒。因此,血虚阴虚的人更容易干燥,阴虚多致血虚,一些产后、月经量多的人容易出现血虚,表现为睡眠差、体质虚衰、五心烦热等。此外一些对气候变化敏感或者有季节性皮炎的人也易干燥。目前,国内外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症的药物较多,但大多存在有价格高、疗效长、停药易反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血虚型皮肤瘙痒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且停药后复发率低的中药。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的原料组合而成:补骨脂5-15份,鸡血藤15-30份,当归5-15法,制首乌10-20份,丹皮5-15份,茯苓5-15份,赤芍5-15份,生地10-20份,甘草5-10份,厚朴5-15份,旱莲草5-15份。
配方优选为: 补骨脂10份,鸡血藤25份,当归10法,制首乌15份,丹皮10份,茯苓10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甘草6份,厚朴10份,旱莲草1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配方中重量组份配比取所述的11种中药原料,经过筛选去渣洗净后,加入总重量10倍的水煎煮120分钟,蒸馏煎煮时产生的挥发气体,收集所得挥发油备用,将所得药液滤去药渣后备用, 药渣第二次加 7重量倍水煎煮60分钟 ,合并 2 次煎煮所得药液,经过滤后滤液浓缩至比重为 1.05 的浸膏,加入挥发油充分搅拌均匀后喷雾干燥,所得粉末在灭菌后,无菌环境下灌装胶囊或制成片剂和颗粒剂均可。
服用方法:
每日服药3次,每次10克,连续服药一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不得食用油炸、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炒货等零食。
以下是各中药原料的功效说明: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研究表明:本品中所含的补骨脂乙素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功率的作用。此外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提升白细胞、抗衰老、抗肿瘤、抑菌、杀虫灯、等作用。
鸡血藤:味、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功效。本品还具有使血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促进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等功效。
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等功效。本品的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所含牡丹酚还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利尿等作用。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本品还具有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癌、 补血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制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等功效。与当归配伍对于血虚萎黄、失眠健忘等有,补血宁神之效。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促进血细胞新生和发育、增加肝糖元、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茯苓:具《本草经疏》中记载:“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本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本品中所含的茯苓酸、茯苓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镇静、降血糖、抗菌、防止肝细胞坏死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赤芍:别名木芍药、草芍药。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身法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降血脂和保肝等作用。
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品能镇静、保肝、解毒、解热等功效,本品中所含的甘草素、甘草苷等有解痉、抑制胃液分泌、抗溃疡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