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拉链布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840.6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泽普拉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34 | 分类号: | A44B1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拉链 布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带,用于注塑拉链用,尤其是该布带在织造的同时形成位置和大小稳定的小孔,由此可以改善注塑拉链链牙与布带之间的结合力强度。
背景技术
传统注塑拉链所用的布带,其边缘有较粗的中心线,拉链生产时热熔后的注塑材料注入拉链模具,在模具中位于布带两侧,冷却后夹住布带边缘较粗的中心线,形成链牙与布带的结合。由于链牙材质为塑胶材料,所以这样的结合方式使注塑拉链链牙与布带之间的结合强度始终较弱。尤其是注塑拉链多用于羽绒服装,寒冷的季节,特别低温的场合,塑胶材料还有可能会低温脆化,从而使注塑拉链存在链牙脱落的风险。
2006年2月1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告了日本YKK株式会社的一项中国发明专利(中国专利号:200510084983.2,发明名称为“拉链牙链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高注塑拉链强度,其技术方案为:在布带边缘(即中心线的旁边)形成经纱排除区域,而其经纱排除区域的是利用织带时该区域预先设置的水溶性纱线在布带染色时溶解而形成的,利用该经纱排除区域,注塑拉链生产时注塑材料可以穿透布带,使得链牙可以牢固的安装在布带上,而其结合强度也可以得到提升。此方案中虽然布带形成了经纱排除区域,但是该区域中纬纱依然以原来的状态方式存在,因此注塑拉链生产时注塑材料穿透布带是有难度,不充分的,因此对链牙与布带结合强度的提升是有限的;此外由于布带边缘经纱排除区域的存在,布带边缘中心线就减少了本来对其起固定作用的部分经纱,中心线的位置稳定就存在了风险,这样注塑拉链生产时布带在拉链模具中的定位就会发生偏差,反而影响注塑拉链的正常生产。
此外2011年1月5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告了另外一项发明专利(中国专利号:200910057534.7,发明名称为“一种布带”),其技术方案为:在布带与注塑拉链链牙的结合面区域内通过对布带经纱的结构组织的设定,如图3所示,将经纱33、35设定成一上一下循环的结构组织,中间经纱34设定成三下三上循环的结构组织;而经纱36、38及37则与经纱33、35及34对应相反,设定成一下一上及三上三下循环的结构组织。这样结构组织下织成的布带,由于经纱张力作用的影响,纬纱21、23与经纱33、35、36、38的交织点就会发生移位并紧紧贴近纬纱22,同样纬纱24、26与经纱33、35、36、38的交织点也会发生移位并紧紧贴近纬纱25;同时由于纬纱张力作用的影响,经纱33、35与纬纱21、23、24、26的交织点就会移位并紧紧贴近经纱34,同样经纱36、38与纬纱21、23、24、26的交织点也会移位并紧紧贴近经纱37;这样交织点发生移位后就在经纱35、36,纬纱23、24中间形成小孔4。这样织带的同时就在布带经纱35、36之间形成了每三条纬纱为间隔的成排小孔4;利用该小孔使得拉链生产时注塑材料在布带两侧能够互相穿透,从而提高注塑拉链链牙与布带的结合力。此方案利用经纱组织结构的设定和纱线的张力确实可以在织带的同时形成小孔,但是由于此方案中布带中经纱是依次排列的,布带织好之后,经纱就不再受织带时所加的张力的影响了,依据纱线总是会向阻力最小的移动的原理,这样小孔两边的经纱35、36就存在向小孔中心移动的趋势,特别是布带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而布带织好之后到注塑拉链的生产之间还有很多生产工序,包括定型、绕带、染色、烘干、排牙等等,每个工序中间布带都会历经滚轮、压轮等多个挂件,并承受多次拉紧、放松的外力,再加上高温染色时经纬纱收缩的影响,布带小孔两边经纱35、36就会发生移位,向小孔中心靠拢,并使得原先织带时形成的小孔变小;这样注塑拉链生产时注塑材料在布带两侧有效互相穿透就存在了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提高注塑拉链链牙与布带的结合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拉链布带,该布带产生的小孔的大小和位置在后续注塑拉链生产的各工序环节中都不受影响,藉此可以提高链牙与布带之间结合力。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注塑拉链布带,在布带与注塑拉链链牙1的结合面区域内设有小孔4,所述小孔4通过相邻经纱3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带经纱方向上的隔离空间;相邻经纱3夹住数条纬纱2进行扭转形成纬纱之间的隔离空间。
优选地,所述经纱3分成二组分别以隔空筘位的方式形成布带经纱方向上的隔离空间。
优选地,每组经纱各包含二条经纱3。
进一步,每组经纱各包含二条以上的经纱3,两组经纱之间空间会更大一点。
优选地,相邻经纱3夹住固定数量条数的纬纱2并进行扭转,小孔之间的间隔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泽普拉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泽普拉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