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736.7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旻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有关于一种可对其多条共同电压线进行电荷分享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显示器类型,其因具有外型轻薄、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已逐渐取代传统桌上型电脑的CRT监视器,且被广泛地应用在笔记型电脑(notebook)、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携带式电子资讯产品。
然而,随着智能型手机的蓬勃发展,带动着小型面板的设计多半朝着窄边框和高解析度的目标来进行,然而高解析度也会使得共同电压电路的负载愈来愈沉重,而需要加大共同电压缓冲器(common voltage buffer)的尺寸,以提升其电流的驱动能力,并能够推动大的负载。然而,大尺寸的共同电压缓冲器需要较大的布线面积,而不利于窄边框的面板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含像素矩阵、多个移位寄存器、多个共同电压产生电路及多个主要双向切换电路。像素矩阵包含多个像素、多条扫描线以及多条共同电压线。上述的多个像素排列成多列,每一扫描线耦接于一列的像素,且每一共同电压线耦接于一列的像素。上述的多个移位寄存器耦接于上述的多条扫描线,用以依序地输出多个栅极信号至上述的多条扫描线。上述的多个共同电压产生电路耦接于上述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及多条共同电压线之间,用以依据上述的多个栅极信号输出多个初始共同电压。上述的多个主要双向切换电路耦接于上述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及上述的多条共同电压线。其中每一主要双向切换电路依据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信号,控制两条共同电压线之间的电性连接。
透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可依据每列像素进行极性转换的时间点,藉由多个主要双向切换电路,控制液晶显示器的多条共同电压线的电性连接。如此,因每条共同电压线的电荷可彼此地分享,而使得共同电压缓冲器所需驱动的像素的等效电容值不会过大。此外,由于共同电压缓冲器所需驱动的像素的等效电容值不会过大,共同电压缓冲器的布线面积即可相对地缩小,而有助于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像素矩阵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4为图1的像素矩阵与门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液晶显示器的时序图。
图6为图4的主要双向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图6的主要双向切换电路的相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8为图4的共同电压产生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图8的反相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像素矩阵及第一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像素矩阵及第二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第一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第二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再一种第一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再一种第二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6及图17的主要双向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19为图18的主要双向切换电路的相关信号的时序图。
图20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另一种第一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1为图13的像素矩阵及另一种第二栅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0和图21的次要双向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