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17427.X | 申请日: | 2014-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成爱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7/00 | 分类号: | E03B7/00;E03B7/09;F24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给水 预埋可 更换 管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尤其是涉及一套可更换自来水管道的、预埋式的、管路中间无接头的建筑给水管道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楼宇房屋的自来水管道系统普遍采用金属材料如镀锌钢管、不锈钢管,塑料材料采用如铝塑管、PPR管等等硬质管道来进行安装施工,施工时管道沿墙体来布置安装管路,绝大部分建筑基本都是采用管道暴露在外的“明装式”管路布置,“明装式”的管道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美观;大部分建筑都会在装修工程时对“明装式”自来水管路进行再次改造施工,让“明装式”管路用装饰材料遮盖起来;或者采取在墙面开槽,把“明装式”管道埋进墙体内的方式来遮盖管道。这样做往往会耗费很多时间、材料、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明装式”采用的是硬质管道,每逢墙角转弯处都需要通过管件来让管道转弯,而管道连接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材料的老化发生管道漏水现象。另外,由于硬质管道的长度基本固定规格为4米,每逢大于4米长度的管道距离,就必须用管件来进行管道延长连接。管道与管件的基本连接方式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热熔焊接式、螺纹连接式、胶水粘接式、卡压式等等方式;这些方式的连接操作工艺,都要求操作安装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术,否则管道的连接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管道连接处将会产生漏水、脱落等故障现象;管道连接操作时需要专用工具来进行,同时操作工序繁多、耗时较长,有时甚 至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管道造成二次污染。管道系统如果预埋进墙体、楼板内,一旦发生管道破损、漏水等等现象,则维修非常不方便,一定必须将墙体、楼板敲开,才能进行修理漏水的管道,这样做,对建筑的破坏性极大,维修成本很高。维修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往往维修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再次漏水的情况。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建筑给水管道系统,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技术来解决管道漏水的现象,给水管道的材料、施工技术、系统设计都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建筑发展要求很不配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更换管道的、预埋式的、管路中间无接头的建筑给水管道系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反复拆卸、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具有压合式管道接头,所述高韧性可弯曲管道直接插入压合式管道接头内,所述波纹套管与墙壁连接件的套管插口直接插入连接;波纹套管内插入高韧性可弯曲管道,高韧性可弯曲管道的二端分别与管路分配器内的管路分配器和墙壁连接件连接;管路分配器设置在管路控制箱内;所述管路分配器的一侧有一排压合式管道接头,所述管路控制箱内设置2-4个管路分配器;所述管路控制箱的上下左右四侧均可以设置套管插口。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套管插口与波纹套管 连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压合式管道接头直接插入高韧性可弯曲管道。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高韧性可弯曲管道与套管插口的长度1-300米范围内。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墙壁连接件与管路控制箱之间的波纹套管和高韧性可弯曲管道,其长度可以在1-300米,且中间没有任何连接接头。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管路分配器包括三通路至十八个通路。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管路控制箱内可以设置最少二个的管路分配器,分别用于冷水和热水的传输。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管路控制箱预埋安装于墙体内也预埋安装于楼板内,同时也可以安装于墙体外或者楼板的下面。
上述的一种新型建筑给水预埋可更换管道系统,所述墙壁连接件通过内置压合式管道接头,来实现高韧性可弯曲管道与水龙头的连接,同时管道也是直接插入式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成爱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成爱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