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日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167.6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慧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万正平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是可直接代替荧光灯使用的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LED日光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与荧光灯相比更节能、更环保,且寿命更长,其是目前阶段代替常规荧光灯的最理想产品。
目前,几乎市场上所有LED日光灯都是采用内置电源的LED日光灯。所谓内置电源就是指将电源与LED灯板一同放置在LED灯管内部。这种电源内置式的LED日光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制作成直接用LED灯管替换现有的荧光灯管,而无需对原有电路作改动。
然而,这种电源内置式LED日光灯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更换电源难度大,LED的使用寿命远大于电源的使用寿命,如果电源坏了,直接更换整个LED日光灯将导致极大的浪费,若只更换电源,又必需依靠专业人员对电路进行拆卸更换;(2)影响LED发光的质量,电源发出的热量使得LED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眩光、暗影和出光不够均匀柔和等;(3)散热差,由于电源采用内置式,电源的热量也就加入到灯管内,使得LED灯板的散热又增加了难度,缩短了LED的使用寿命;(4)回收成本高,内置电源式LED日光灯也增加了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的成本,因为必须把电源部分拆出来再分别处理;(5)很难达到安规的标准,由于电源内置,对达到安规标准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内置电源式LED日光灯的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10388603.X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直接代替荧光灯使用的LED日光灯装置”。如图8所示,该可直接代替荧光灯使用的LED日光灯采用外置式启辉器电源20。外置式启辉器电源20具备形状与荧光灯启辉器接口端子实质相同的接口端子。该外置式启辉器电源20放置于灯座的启辉器固定座上。且外置式启辉器电源20设置有DC输出缆线21,以向LED灯板供电。LED灯管上开设有DC插孔22,DC输出缆线21位于灯座的外部。这种结构的DC输出缆线21位于灯座的外部,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LED日光灯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日光灯,其安全性高,结构合理,外形美观。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LED日光灯,所述LED日光灯包括灯座、灯管、LED光源、电源整流电路及LED启辉器,所述灯管安装在所述灯座上,所述电源整流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LED启辉器连接在所述电源整流电路与LED光源之间以向LED光源提供恒定电流,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设置在所述灯管的内部,LED启辉器设置在所述灯管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管的端盖处设有第一直流端子、第二直流端子、第一交流端子及第二交流端子,所述第一直流端子与所述第一交流端子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直流端子与所述第二交流端子位于同一侧,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分别经所述第一交流端子和所述第二交流端子与所述电源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ED启辉器和所述LED光源串联连接在所述电源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子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交流端子与交流电源的零线之间设置有电感镇流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启辉器具有恒流电路,且所述LED启辉器具有第一启辉器接口端子和第二启辉器接口端子,所述第一启辉器接口端子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启辉器接口端子与所述第二直流端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启辉器具有第一启辉器接口端子和第二启辉器接口端子,所述灯座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启辉器接口端子和所述第二启辉器接口端子旋合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固定安装所述LED启辉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及由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光源为由多个白光贴片灯珠形成的LED灯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管为PC一体成型件或玻璃一体成型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管包括PC半部及铝材半部,所述PC半部和所述铝材半部扣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材半部内设有PCB组件,所述LED光源和所述电源整流电路均固定在所述PCB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慧,未经徐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