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晶片腐蚀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764.7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强;宗艳民;宁敏;刘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岳晶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3/10 | 分类号: | C30B33/10;H01L21/0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1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晶片 腐蚀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腐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剂由KOH、NaOH与氟盐三种组分构成,
其中所述氟盐包括NaF、KF、CaF2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氟盐在腐蚀剂中的摩尔分数为1-50%;同时所述腐蚀剂中KOH、NaOH的摩尔比为1:1。
2.一种碳化硅晶片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配比好的腐蚀剂放入坩埚,腐蚀剂的量保证在熔融后能够浸没全部样品即可,同时将热电偶放入保护装置中,并将其放入坩埚内,且底部浸入腐蚀剂内;
(2).将坩埚放入电阻炉中温场均匀区域,设置电阻炉温度为200~600℃。关闭炉门,开始升温,达到预定温度后,继续保温0.5~4h以使腐蚀剂彻底熔融并混合均匀;
(3).待保温结束后,将待腐蚀晶片装入承载装置中,并将其放入坩埚中,确保腐蚀剂熔体浸没全部晶片,关闭炉门开始腐蚀,腐蚀时间1~60min;
(4).腐蚀完成后将晶片连同承载装置取出,冷却清洗,即可进行检测,验证腐蚀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腐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腐蚀温度为300-500℃。
4.一种碳化硅晶片腐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保护盖(4)的腐蚀坩埚(1)和放置在坩埚(1)内的晶片承载装置,所述的腐蚀坩埚(1)上部带有保护盖(4),所述保护盖(4)与坩埚(1)顶端开口对应,且保护盖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挂钩(5)和(6);
所述的晶片承载装置包括采用镍金属丝编织的网桶(9),网桶(9)内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多层镍金属丝编织网格(10);所述的网桶(9)顶部通过镍制的锁链(8)连接有挂钩(7);
所述坩埚(1)内还设置有镍制热电偶保护装置(3),其内设置有热电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承载装置的网格层数为2~12层,网格的直径为170-200mm,网格之间间隔1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网格呈0~45度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岳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岳晶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7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