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652.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姜宪国;柳焕章;李仲青;周泽昕;杜丁香;王兴国;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并 单元 异常 大数 线路 电流 差动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可靠性灵敏性高、构成简单,是目前输电线路应用最广泛的主保护原理。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保护装置采集电气量从常规二次电缆导入,变为经合并单元就地汇集转化后经光纤导入。而合并单元本身由于软件缺陷、电磁干扰和过热损坏等原因出现工作异常时,可能会使输出的电流采样值畸变放大,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这一现象已在动模实验室和现场中数次发生,而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仍属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提升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合并单元异常大数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集线路两端一周波电流采样值im,in;
B.对两端采样值im,in进行全周傅立叶变换,得到相量值并计算判据(i);
C.选出所述电流采样值中幅值最大点,若该点的值大于电流采样值异常门槛,则差动不动作;否则执行步骤D;
D.于所述幅值最大点的同侧选出幅值次大点,修改最大点和次大点位置的电流采样值,并进行全周傅立叶变换求取线路两端电流相量值;
E.构造电流差动保护判据(ii)。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采样值的获取方法包括:合并单元接收电流互感器送来的二次模拟量电流,按每周波80个点的频率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模数变换,将变换后的数字量送入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内部经过插值计算得出一周波24个点,用于保护逻辑的执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判据(i)如下式表达:
式中,Ie是被保护线路的额定电流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C包括:在所述采样值im,in中找出幅值最大的点imax1,若imax1>iyc,则差动保护不动作;其中iyc为所述电流采样值异常门槛,iyc计算公式如下:
iyc=krelkMImax(2)
式中krel=3为可靠系数;kM=2为冲击系数;为线路最大短路容量对应的工频电流最大瞬时值,其中Smax为两端系统最大短路容量,UN为系统额定电压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如下步骤:
D-1.若imax1≤iyc,则在imax1点同侧找出幅值次大点imax2;
D-2.令imax1点极性不变,幅值加上imax2的绝对值,变为i′max1;
D-3.将imax2所在点和对侧同位置点均修改为0;
D-4.令i′max1不变,将i′max1对端同位置采样值修改为-i′max1,并对两端采样值进行全周傅立叶变换得到
D-5.将i′max1点修改为-i′max1,将对端同位置采样点修改为i′max1,并对两端采样值进行全周傅立叶变换得到
优选地,所述判据(ii)如下式表达:
式中,和分别为和中幅值较大方的和幅值较小方的绝对值,和分别为和中幅值较大方的和幅值较小方的绝对值。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判据(i)、(ii)是否同时成立;若同时成立,则差动保护动作,否则,差动保护不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线路两端合并单元在同一时刻仅考虑最多一端发生异常。
本发明在最大数之外寻找次大数,二者结合进行处理,能够应对多点大数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