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601.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隆容;太田雅树;山本真也;本田和也;西井圭;山崎佑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斜盘式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1-219364描述了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的示例。该压缩机包括包含缸室的缸壳体、可旋转地支承在缸壳体中的轴、与轴一体地旋转的斜盘以及在缸室中往复运动的活塞。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设置在活塞的相对端部处。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吸取流体、压缩流体并且排出经压缩的流体。压缩机还包括与轴同轴设置的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枢转地支承斜盘。该支承构件使斜盘的中央部沿着轴的轴线移动并且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在第一压缩室中,对应的活塞能够移动至下述位置:活塞在这些位置处吸取、压缩和排出流体而不管斜盘的倾斜角如何。第二压缩室包括死区,该死区的体积根据斜盘的倾斜角而改变。压缩机还包括第一吸入通道、第二吸入通道以及第三吸入通道。第一吸入通道将流体引导至与每个第二压缩室连通的第二吸入室中。第二吸入通道将流体引导至与每个第一压缩室连通的第一吸入室中。第三吸入通道允许流体绕过第一吸入通道送至第二吸入室。
在该公报中公开的压缩机的第一吸入通道和第二吸入通道允许流体首先朝向第二吸入室流动。因而,流体在压缩机中的很大区域内循环并且对压缩机的每个部分进行有效冷却和润滑。另外,第三吸入通道允许流体绕过第一吸入通道送至第一吸入室。这确保了当压缩机在最大排量情况下操作时大量的流体送至第一吸入室和第二吸入室。
然而,在该公报的压缩机中,吸入的流体在到达第一室和第二室前将不得不穿过斜盘室和轴封装置。斜盘室容置滑动部分,例如斜盘,并且轴封装置也包括滑动部分。这些滑动部分用作加热吸入流体的热源。经加热的吸入流体降低了压缩效率。特别地,包括斜盘的滑动部分在大排量操作期间产生了更多热量。这增加了吸入流体的温度并且不利地影响了压缩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该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确保对滑动部分的润滑而不管排量的水平如何并且通过在大排量操作期间限制制冷剂温度的上升来提高压缩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该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包括包含缸膛和斜盘室的壳体、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中的驱动轴、以及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的连杆机构。斜盘容置在斜盘室中并且适于当通过连杆机构接收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时旋转。斜盘相对于驱动轴的倾斜角是可变的。双头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缸膛中并且适于当斜盘旋转时在缸膛中往复运动并且压缩制冷剂。双头活塞包括在缸膛中限定第一压缩室的第一端和在缸膛中限定第二压缩室的第二端。第一吸入室位于壳体中并且与第一压缩室连通。第二吸入室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与第二压缩室连通。驱动轴包括从第二吸入室朝向壳体外部延伸的输入端区段。轴封装置设置在驱动轴的输入端区段与壳体之间并且适于限制制冷剂从第二吸入室泄漏出壳体。连杆机构适于以允许斜盘的倾斜角变化的方式来支承斜盘。根据斜盘的倾斜角的变化,双头活塞在第一压缩室中的上止点移位并且双头活塞在第二压缩室中的上止点移位。在第一压缩室中的上止点的移位大于在第二压缩室中的上止点的移位。吸入口位于壳体中。制冷剂通过吸入口从壳体的外部被吸取至壳体中。第一吸入通道从吸入口延伸至第一吸入室而不穿过第二吸入室和斜盘室。第二吸入通道从第一吸入室延伸至第二吸入室。
根据结合了通过示例图示本发明原理的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对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和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A是示出第一吸入阀的放大截面图;
图2B是示出第二吸入阀的放大截面图;
图3A是沿图1中的线3A-3A截取的截面图;
图3B是沿图1中的线3B-3B截取的截面图;
图4A是示出在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的最大排量操作期间制冷剂的流动的截面图;并且
图4B是示出在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的最小排量操作期间制冷剂的流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下文中称为压缩机)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