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6302.5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陆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4 | 分类号: | H04M1/64;H04M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向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处理 来电 方法 及其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来电时,可以通过答录机进行答录(即自动播放预设应答语音并对来电语音进行录音),如预设应答语音为“用户当前不方便接听电话,请留言”等。自动答录机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查看来电语音信息,避免了错过或漏掉某个重要电话。
然而,通过答录机对来电进行处理,只能对来电信息进行简单的录音,而不能针对来电者的需求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以实现根据来电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以实现根据来电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开启智能语音助手自动接听模式;
若判断结果为是,自动接听来电;
记录并解析来电号码的语音内容以获取来电需求的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语音回复所述来电号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在开启智能语音助手自动接听模式后,移动终端会自动接听来电,并对来电号码的语音内容进行记录并解析,最后根据解析得到的来电需求的关键词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语音回复来电号码,相对现有技术中只是对来电内容进行录音,本发明实现了根据来电者的需求(即解析后得到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处理,更加智能化,用户体验较好。
较佳地,所述“记录并解析来电号码的语音内容以获取来电需求的关键词”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
较佳地,所述“记录并解析来电号码的语音内容以获取来电需求的关键词”之前还包括:
设置电话本的号码分组及自动接听时不同号码分组所允许执行的所述操作。
较佳地,所述“设置电话本的号码分组及自动接听时不同号码分组所允许执行的所述操作”具体为:
在电话本中设置家庭组、同事组以及同学组;
设置每一所述号码分组所允许执行的所述操作,其中所述操作为查询电话本、生成备忘录、生成短信提醒中的一者或多者。
较佳地,所述“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之后还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所属的号码分组。
较佳地,所述“根据解析结果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生成操作处理记录。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开启智能语音助手自动接听模式;
自动接听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自动接听来电;
记录解析模块,用于记录并解析来电号码的语音内容以获取来电需求的关键词;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词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较佳地,所述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来电号码所属的号码分组。
较佳地,所述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电话本的号码分组及自动接听时不同号码分组所允许执行的所述操作,所述操作为查询电话本、生成备忘录、生成短信提醒中的一者或多者。
较佳地,所述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记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操作生成操作处理记录。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本发明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