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混凝土以及采用该混凝土的多功能防护板与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217.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林;李秋义;赵铁军;诸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38/02;C04B14/40;C04B18/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以及 采用 多功能 防护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层和防水面层,其中混凝土基层包括如下按重量配比的组分:100份水泥、0.1-10份温石棉纤维、0.01-2份憎水剂、0.1-2份速凝剂、10-30份粉煤灰、0.1-6份减水剂、50-200份水、1-20份发泡剂或加气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的一面或相对的两面涂刷防水面层,防水面层包括如下按重量配比的组分:100份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0.1-20份纳米TiO2、0-2份活性增强剂、0.01-5份分散稳定剂、50-200份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或铝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盐类防水剂、有机硅类防水剂、聚合物胶乳类防水剂中的一种;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蜜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发泡剂、改性茶皂素类发泡剂、动物蛋白类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所述加气剂为活性铝粉、双氧水、松脂酸钠、环烷酸皂中的一种;所述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为的异丁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氧烷、聚甲基三乙氧基硅氧烷有机硅防水剂中的一种;所述纳米TiO2为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或溶胶-水热法制成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所述活性增强剂为硝酸银溶液;所述分散稳定剂为含铝和锆的双金属有机络合物的低聚物、含铝和钡的双金属有机络合物的低聚物与聚羧酸盐减水剂复合中的一种。
3.一种采用上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混凝土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层(1),其内置钢丝网格栅骨架(2),混凝土基层(1)一面或相对的两面涂刷含纳米TiO2有机硅防水层(3);相邻的防护板之间通过钢丝网格栅骨架(2)端部伸出部分或/和含纳米TiO2的灌缝轻质混凝土(4)相互咬合进行拼缝嵌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层(1)包括如下按重量配比的组分:100份水泥、0.1-10份温石棉纤维、0.01-2份憎水剂、0.1-2份速凝剂、10-30份粉煤灰、0.1-6份减水剂、50-200份水、1-20份发泡剂或加气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基层(1)采用普通保温防护板,所述的普通保温防护板为膨胀珍珠岩类、玻化微珠类、海泡石类、岩棉类、泡沫混凝土类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纳米TiO2有机硅防水层(3)包括如下按重量配比的组分:100份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0.1-20份纳米TiO2、0-2份活性增强剂、0.01-5份分散稳定剂、50-200份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或铝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盐类防水剂、有机硅类防水剂、聚合物胶乳类防水剂中的一种;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蜜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发泡剂、改性茶皂素类发泡剂、动物蛋白类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所述加气剂为活性铝粉、双氧水、松脂酸钠、环烷酸皂中的一种;所述渗透型有机硅防水剂为的异丁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氧烷、聚甲基三乙氧基硅氧烷有机硅防水剂中的一种;所述纳米TiO2为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或溶胶-水热法制成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所述活性增强剂为硝酸银溶液;所述分散稳定剂为含铝和锆的双金属有机络合物的低聚物、含铝和钡的双金属有机络合物的低聚物与聚羧酸盐减水剂复合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防护板,其特征在于,钢丝网格栅骨架(2)的网格为50-500mm*50-500mm矩形或菱形格栅;钢丝网格栅骨架(2)的布置方式为设置在防护板中间单层式或设置在防护板的上下面双层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2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储气桶的打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差动力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