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6182.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宇川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5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了光的提取效率并且散热性更高的发光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装置具备平板状的引线框架,该引线框架具有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载置于所述第一引线上的发光元件;包围所述发光元件的周围的树脂框;填充于所述树脂框内、将所述发光元件封固的第一封固树脂;覆盖所述树脂框及所述第一封固树脂的第二封固树脂,所述树脂框的内表面的下端仅配置于所述第一引线上,所述第二封固树脂在所述树脂框的外侧覆盖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引线背面中的、所述发光元件正下方的区域暴露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于显示装置、照明器具、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光源等中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像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那样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在包括室内照明等一般照明、车载照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等的多个领域中使用。对这些发光装置要求的性能逐渐提高,并期待进一步的高输出(高辉度)、低成本的发光二极管。
而且,根据用途而要求各种各样色调的发光二极管,而且其色调范围也被限制在非常窄的范围。
而且,发光二极管存在与二维光学系统的透镜等组合使用的情况,从而也要求与二维光学系统的透镜的匹配度良好的发光二极管。
为了实现白色的发光二极管,使用组合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黄色荧光体(例如YAG荧光体)而成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通过在载置有发光元件的区域注入混合树脂与荧光体而成的物质而得到。
用于封固发光元件的树脂通常被注入载置有发光元件的凹部内。作为该凹部,可以例举出将引线框架加工成凹状而成的凹部以及与引线框架一体成形的树脂封装件等,它们均被实施模具加工,形状、尺寸较为稳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6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5043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09298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与引线框架一体成型的树脂封装件类型的发光装置中,通常在发光部内存在有在引线框架之间形成的间隙(P-N间隙),因此,可能导致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被该P-N间隙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光的提取效率并且散热性更高的发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装置具备平板状的引线框架,该引线框架具有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装置具有:
载置于所述第一引线上的发光元件;
包围所述发光元件的周围的树脂框;
填充于所述树脂框内、将所述发光元件封固的第一封固树脂;
覆盖所述树脂框及所述第一封固树脂的第二封固树脂,
所述树脂框的内表面的下端仅配置于所述第一引线上,
所述第二封固树脂在所述树脂框的外侧覆盖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各自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一引线背面中的、所述发光元件正下方的区域暴露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光装置,能够提供进一步提高了光的提取效率并且散热性更高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