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底反射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16167.4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声;孙立斌;史力;王洪涛;吴馨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21C19/20 | 分类号: | G21C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床式 高温 气冷 反射层 结构 | ||
1.一种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反射层结构包括多层石墨砖,其中第一层石墨砖是斜面石墨砖,数量有若干个,在至少一个所述斜面石墨砖上沿所述高温气冷堆的径向方向开有多个具有完整边界的狭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石墨砖是斜面石墨砖的径向边界上没有开设半孔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孔的长度W和宽度H的比例W/H的数值范围是4:1至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狭长孔的下端具有过渡段,以便于使所述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燃料球顺利通过;
所述过渡段的长度W2和狭长孔的宽度H的比例,即W2/H的数值范围是1.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纵向,即沿所述反应堆的高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平滑曲线或者直线,或者二者的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宽度基本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宽度沿所述燃料球的下行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沿曲线或直线边界逐渐收缩于所述燃料球下行方向上狭长孔中心线上的一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孔的宽度H和所述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燃料球的半径R的比例H/R的范围是0.5-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石墨砖的横截面是扇形的,或是六边形的,或其他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面石墨砖的下部有拱式气体联箱,所述狭长孔连接该拱式气体联箱;所述斜面石墨砖下面的各层底反射层石墨砖径向边界开有垂直孔道,所述垂直孔道连接至热气室;气体由所述斜面石墨砖上的狭长孔进入拱式气体联箱,再沿着垂直孔道进入位于底部的热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反射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面石墨砖比邻下面的石墨砖的上部有凹式气体联箱,所述狭长孔连接该凹式气体联箱;所述斜面石墨砖下面的各层底反射层石墨砖径向边界开有垂直孔道,所述垂直孔道连接至热气室;气体由所述斜面石墨砖上的狭长孔进入拱式气体联箱,再沿着垂直孔道进入位于底部的热气室。
13.一种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2之一的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底反射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1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