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16075.6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石巍;鞠鹏;车岳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G1/56 | 分类号: | H05G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301726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用 高压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切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
背景技术
高压切换闸在医用X光机技术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医用X光机是通过把高电压加在X光射线管两侧,使灯丝游离出的电子在高场强的作用下形成高速电子轰击阳极,产生轰击射线。而高压切换闸就是用电磁铁带动触点的吸合来实现导通高压作用的。目前的切换闸存在如下问题:
1、采用由电磁铁的直线吸合带动触点动作的方式,由于电磁铁的吸合间隔有限导致使触点的断开的距离受到限制,使触点的绝缘距离不足,有时会在触点之间产生放电。
2、只有单触点,每一个电磁铁只能控制一个切换闸去工作。每个油箱需要多个切换闸.而每一个电磁铁的故障机率是一定的,电磁铁的个数越多导致医用X光机的故障概率也就相应的越大。同时这目前换闸的体积也相对比较大,为了保证足够的绝缘距离,设备的体积不可避免的会增大。
3、目前切换闸单纯的依靠物理方式连接,没有任何检测方法对动作情况进行判断,当切换闸在执行导通或是断开的动作时,不能确定切换闸是不是有效的执行了动作,若是虚通或是虚断都会给设备带来很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
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包括机架、电磁铁接触器、切换闸连杆和电压切换装置,其中电磁铁接触器和电压切换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磁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壳体、两块电磁铁、接触臂和复位扭簧,所述两块电磁铁并列放置在接触器壳体内部,两块电磁铁之间安装有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左侧与复位扭簧下部的一段扭臂相连,所述复位扭簧安装在接触器壳体左侧外部,接触臂右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切换闸连杆,所述电压切换装置包括外壳、扭动臂、安装轴、导电簧片和导电模块,所述扭动臂上端与切换闸连杆右端相连,扭动臂下端通过安装轴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安装轴的轴心位于外壳的中轴线上,安装轴上安装有导电簧片,外壳下部左右各安装有一个导电模块,所述导电模块上设置有触点,所述触点用于工作时与导电簧片相接触形成导电通路,所述导电模块上还安装有导电螺栓。
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其中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所述到位检测机构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位置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位于接触器壳体内部,所述位置传感器位于接触臂和切换闸连杆连接处的上方,位置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其中所述触点分别位于左侧导电模块的右下角和右侧导电模块的左下角。
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其中所述导电螺栓位于外壳外侧,用于连接外部高压电源。
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其中所述导电簧片、导电螺栓、导电模块均为三组,所述三组导电模块依次安装在外壳下部,与每组导电模块对应的导电簧片的上端依次安装在安装轴上。
本发明X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采用双触点结构,一个起到之前两个的作用,减小了成本也节省了空间。切换闸连杆连接扭动臂再带动导电簧片,使绝缘的距离更大、更可靠。将两个高压的电极分开放在外壳下部两侧,使绝缘距离更大,同时可以有效防止两个电极之间的放电现象,设备性能更可靠。高压切换闸是否动作到位,有位置传感器检测并输出信号,从而判断切换闸是否工作在正常的状态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电磁铁断电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电磁铁通电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医用X光机的高压切换闸中电压切换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盛医疗装备(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