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16067.1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严小虎;陈雯;李家林;唐雪峰;张立刚;廖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品位 微细 粒嵌布难选 铁矿石 选矿 工艺 | ||
1.一种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一段磨矿与分级:原矿破碎后先经过一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一段磨矿与分级处理,一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沉砂返回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再磨,一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进入到下一步;
(2)二段磨矿与分级:上述步骤(1)后得到的溢流经过另一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二段磨矿与分级处理,二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沉砂返回本步骤中的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再磨,二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进入下一步;
(3)弱磁-强磁选:上述步骤(2)后得到的溢流进入弱磁-强磁系统,先进行弱磁选处理,弱磁选后的尾矿经浓缩、隔渣后进行多次强磁选处理,强磁选后尾矿直接抛废,强磁选得到的粗精矿合并前述弱磁选的粗精矿后,进入下一步;
(4)三段磨矿与分级:上述步骤(3)后得到的粗精矿进入另一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三段磨矿与分级处理,三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沉砂返回本步骤中的闭路磨矿分级系统进行再磨,三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进入下一步;
(5)选择性絮凝脱泥:上述步骤(4)后得到的溢流经过多次选择性絮凝脱泥作业,选择性絮凝脱泥后的沉砂进行弱磁选得到弱磁精矿,弱磁尾矿经浓缩后进入下一步;
(6)反浮选:上述步骤(5)后浓缩得到的弱磁尾矿进入反浮选作业,经过反浮选处理后得到反浮选精矿,反浮选得到的泡沫进入上述步骤(3)的弱磁-强磁系统中直接进行强磁选处理;强磁选处理后再依次循环重复上述步骤(4)~步骤(6)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细度为-200目占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细度为-200目占75%~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弱磁选的磁场强度控制为0.15T~0.30T,强磁选的磁场强度控制为0.8T~1.2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三段磨矿与分级后的溢流细度为-400目≥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选择性絮凝脱泥选用NaOH作为矿浆pH值调整剂,NaOH的总用量为700g~1500g/t原矿;选用水玻璃作为分散剂,水玻璃总用量为500g~1000g/t原矿;选用淀粉或者腐殖酸铵作为絮凝剂,当絮凝剂为淀粉时其总用量为40g~200g/t原矿,当絮凝剂为腐殖酸铵时其总用量为1000~2000g/t原矿;选择性絮凝脱泥采用的设备为浓密机、浓密斗或浓缩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品位微细粒嵌布难选铁矿石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反浮选处理采用“一粗一精两扫、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或者采用“一粗一精三扫、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反浮选时选用的铁矿物抑制剂为淀粉,其用量为100g~300g/t原矿;选用的脉石矿物捕收剂为CY-78、GE-609或者RA-915,其用量为50~500g/t原矿;反浮选的温度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0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