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5438.4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罗金恒;张广利;谌贵宇;李丽锋;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气管道 完整性 评价 周期 计算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评价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不影响管道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管道建设成本和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一直是管道建设投资者和管道运营企业长期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主要采取两种方法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输效率,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钢级大口径高压输气管道,另一种方法是提高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北美地区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开展了提高强度设计系数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例如加拿大的CSA Z662和美国的ASME B31.8都规定,一级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可以采用0.8的强度设计系数,其次是ISO13623规定的0.78和英国IGE/TD/1规定的等效设计系数0.73,而我国自1994年首次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颁布实施以来,一直沿用了一级地区0.72的强度设计系数。
在输送压力和管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强度设计系数就会降低管道的壁厚和增大管道的应力,这将使得管道的临界缺陷极限尺寸、刺穿抗力、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可靠性水平与风险水平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管道的安全使用,因此,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将更为苛刻,而现有的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也将不能满足管道正常安全运行与维护的需要。目前,未见到国内外有关于更高强度设计系数的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计算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它能够快速得到更高强度设计系数的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满足了对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包括:
建立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其中,σf为材料的流变应力,Δt为管道的壁厚损失,t0为管道的原始壁厚,d为管道直径,P为管道运行压力;
基于概率论基础规律,由所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得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均值函数其中,μZ为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均值,为材料流变应力的均值,μΔt为管道壁厚损失的均值,μP为管道运行压力的均值;
基于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中的一次二阶距法,由所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得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标准偏差函数其中,σZ为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标准偏差,为材料流变应力的标准偏差,σΔt为管道壁厚损失的标准偏差,σP为管道运行压力的标准偏差,为流变应力σf的偏导数,为管道壁厚损失Δt的偏导数,为管道运行压力P的偏导数;
根据所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均值函数和所述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标准偏差函数分别计算基准强度设计系数下的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均值μZ1、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标准偏差σZ1和待求强度设计系数下的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均值μZ2、管道腐蚀减薄极限状态函数的标准偏差σZ2;其中,所述基准强度设计系数为已知的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强度设计系数;
根据可靠性指数公式分别计算基准强度设计系数下的可靠性指数β1和待求强度设计系数下的可靠性指数β2;
根据公式计算可靠性指数下降比率w;
根据公式r≈r0×(1-w)计算待求强度设计系数下的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r,其中,r0为基准强度设计系数的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
进一步,所述材料的流变应力σf的计算方法为:从待评估的管道中,采集管道样本进行力学试验,测出屈服强度σs;通过公式σf=σs+68.95计算出σf;
所述由对σf取平均值计算得到;
或,所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其中,SMYS为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
所述由σf统计得到,具体方法为:由力学试验测得不同的屈服强度σs,求出所有对应的σf;对所有求出的σf进行统计分析求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5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蒸发式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于检修的真空塔冷凝循环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