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5355.5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沈凯;周长城;宋静;朱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宇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湿式电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受到排放标准的限制,一些发达国家除对烟气中排放的SO2、NOx及烟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外,微细烟尘、汞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污染物的减排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煤烟型的污染物排放限制主要为SO2和烟尘。燃煤电厂发电机组绝大部分都设置了除尘和脱硫装置,其中湿法脱硫工艺占全部脱硫装置的90%左右。
湿法脱硫工艺虽具有高脱硫率、高可用率等优点,但其存在的固有问题在实际运行中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有:
a)GGH(烟气换热器)阻力大、电耗高、易堵塞,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b)无GGH时石膏固体颗粒、水雾飘落造成局部影响,白色烟羽造成景观污染;
c)净烟气中SO3对烟囱的低温腐蚀;
d)脱硝或氨法脱硫等带来的NH3逃逸问题;
e)未来对微细烟尘(PM2.5)、汞的排放限制等。
由于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对生产企业、周边群众乃至环保部门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现有烟气脱硫装置大都安装了折流板式机械除雾器,其是利用浆液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机械除雾器就失去了分离能力。一般其所能去除的最小粒径为40~50μm,粒径小于40μm的液滴以及微细粉尘、气溶胶粒子等无法去除。
为了解决微细粉尘、气溶胶粒子等粒径小的杂尘分离,通常采用WESP(湿式电除雾器)进行分离。湿式电除雾器通常有塔内布置和塔外布置两种形式,塔外布置占地面积较大,一般适用于新建机组,对于我国大量已经建成的脱硫装置而言,塔内布置由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而得到广泛应用。
塔外布置的湿式电除尘器由于是独立于吸收塔系统的一个单独系统,其大量的冲洗水可单独处置,一般通过设置在除尘器底部的灰斗进行收集,实施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而对于放置在吸收塔顶部的湿式电除雾器而言,大量的冲洗水直接掉落至浆液池,由于烟气所能带走的热量和水份是固定的,势必引起浆液池液位的不断上升,进而吸收塔的水平衡破坏,最终整个系统瘫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通过在湿式电除雾器下增加冲洗水收集装置,从而克服了采取沉淀极的湿式电除雾器不能内置在冷却塔上部的技术瓶颈。
具体方案为: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沿烟气流动方向从下至上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浆液池、吸收区及吸收塔顶部,在吸收区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吸收塔入口、喷淋层和机械除雾器,所述机械除雾器和吸收塔顶部之间的区域设有湿式电除雾器,在湿式电除雾器的正上方设有喷淋冲洗装置,正下方设有冲洗水收集装置。
更具体的,所述湿式电除雾器包含有顶部壳体、中部壳体及下部壳体,中部壳体中设有若干组平行布置的沉淀极,每两组沉淀极之间布置有阴极线,每组阴极线与相邻沉淀极的距离保持一致,阴极线通过设置在沉淀极上部的电晕电极装置及下部的重锤限位架进行固定并限位,电晕电极装置中的阴极线通过联接筒II及联接筒I分别与带引线绝缘箱及不带引线绝缘箱相连接。
作为冲洗水收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沉淀极为板式。所述的冲洗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个沉淀极正下方的疏水槽以及位于疏水槽下方并和疏水槽连通的排水管,排水管穿出下部壳体并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排尽口I相连通。
对于冲洗水收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疏水槽为U形或带有直段导流的半圆形。
作为冲洗水收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冲洗水收集装置包含有若干组气体通道元件、液体通道元件及与液体通道元件相连通的排水管,排水管穿过湿式电除雾器的下部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外部的排尽口II相连通。
对于冲洗水收集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气体通道元件包括通道基端,每个通道基端的顶部设有防护板,通道基端上开有一定数量的圆孔,通过圆孔将冲洗水收集装置的下部烟气与上部烟气相连通。
更优的,所述通道基端为卧式的长方体或立式的圆柱体,各长方体互相平行,各长方体宽度为180~300mm;相邻的圆柱体连线互相平行,各圆柱体直径为180~300mm。
作为立式通道基端的一种布置方式,所述立式的通道基端呈等边三角形端点延伸布置。
作为立式通道基端的另一种布置方式,所述立式的通道基端呈正四边形端点延伸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宇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宇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5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与识别金属网栅缺陷的方法
- 下一篇:可自定义设置的信息安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