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5153.0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嬿蕾;王巨丰;吴东;郭伟;刘津濂;刘其良;吴国强;李国栋;刘太东;王新阳;周政;梁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嬿蕾;王巨丰 |
主分类号: | H01B17/46 | 分类号: | H01B17/46;H01B17/5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弧防 污秽 防冰闪 绝缘子 | ||
1. 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包括绝缘主体(3)和灭弧管(7);所述的绝缘主体(3)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担(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架空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主体(3)内部设有若干组呈U形或V形的灭弧管道(5);所述的灭弧管(7)固定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且灭弧管(7)的端部依次串联;在靠近架空导线(1)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的首端通过导线Ⅰ(2)与架空导线(1)相连接;在靠近横担(4)的一侧,绝缘主体(3)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7)的末端通过导线Ⅱ(6)与横担(4)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管(7)主要由外壁陶瓷管(8)、将外壁陶瓷管(8)的一端进行密封的密封片(11)和镶嵌在外壁陶瓷管(8)另一端的小铜管(9)组成;所述的灭弧管(7)密封的一端设在绝缘主体(3)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空导线(1)通过导线Ⅰ(2)与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的密封片连接,第一个灭弧管的小铜管与第二个灭弧管的小铜管连接,第二个灭弧管的密封片与第三个灭弧管的密封片连接,以此顺序连接下去,绝缘主体(3)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的密封片与横担(4)通过导线Ⅱ(6)相连接,形成灭弧路径;电弧以此灭弧路径通过每个灭弧管(7),电弧通过灭弧管(7)时,击穿小铜管(10)和密封片(11)之间的空气,并加热管内的空气,空气膨胀后将拉长的脆弱电弧从每个灭弧管的小铜管(10)的管口纵向高速吹出熄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路径采用若干组呈U形的灭弧管道(5)组成时,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的灭弧管(7)的端部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路径采用若干组呈V形的灭弧管道(5)组成时,安装在灭弧管道(5)内的灭弧管(7)的端部互相接触,形成可靠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灭弧管(7)的密封片(11)相互接触处放置有一金属球(10)。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管道(5)设有两层以上,且至少有一层灭弧管道(5)设置在绝缘主体(3)的衬裙边沿内;安装在上一层灭弧管道(5)内的最后一个灭弧管(7)与安装在下一层灭弧管道(5)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通过导线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管道(5)在绝缘主体(3)内自上而下呈螺旋状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主体(3)的顶部设有引弧圆盘,导线Ⅰ(2)穿过引弧圆盘将架空导线(1)和绝缘主体(3)内的第一个灭弧管(7)连接起来。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管(7)的小铜管(9)用石墨环替换,且石墨环镶嵌在外壁陶瓷管(8)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嬿蕾;王巨丰,未经王嬿蕾;王巨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51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