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层热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14961.5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化波;周俊;姜国圣;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37/06;H01L2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 地址: | 4106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热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层热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沉材料是微电子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微电子器件功率不断的增大,对热沉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同时又要有与芯片匹配的膨胀系数。
铜具有高的导热性能且易于加工,但是铜热膨胀系数大,因此不合适单独作为热层材料。钼或者钨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且导热性能较好。将铜和钨、钼结合,制备成钨铜合金、钼铜合金可得到既有较高导热性能,又有低膨胀系数的微电子热沉材料。将铜与钼或者钼铜合金结合,制备成铜-钼-铜或者铜-钼铜-铜三层复合材料,可适当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但是该种三层结构的热沉材料,其铜的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提高热膨胀系数。这使得多层热沉材料导热高的优势没有完成发挥。
总之,现有技术无法使热沉材料具有高导热性,同时具有合适的膨胀系数。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热沉材料的导热性,同时具有合适的膨胀系数。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层热沉材料,所述新型多层热沉材料包括至少3层高导热层、至少2层低膨胀系数层,形成高导热层与低膨胀系数层交替叠加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高导热层由导热系数为100w/(m*k)-500w/(m*k)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低膨胀系数层为钼层、钼铜层、钨铜层、钨或层可伐金层。
优选地,所述高导热层比所述低膨胀系数层多一层。
一种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三层热沉坯料,高导热层-低膨胀系数层-高导热层;
(2)将所述三层热沉坯料加工到一定的厚度,并进行表面清洗;
(3)将清洗好的三层热沉坯料,按照需要的层数进行叠加,并放入高温模具中,在高温下向模具加压,使材料在叠加方向上受到压力,产生变形,界面之间贴紧;并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面;
(4)对步骤(3)得到的坯料进行冷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层热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层热沉材料的导热性能可提高10%-40%;对于9层的铜-钼叠加的热沉材料其热导系数可达300w/(m·K),热膨胀系数为6.9x10-6/K,热导进一步提高,同时热膨胀系数维持与芯片相匹配,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层数为5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层数为9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高导热层;2、低膨胀系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层数为5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层数为9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包括至少3层高导热层1、至少2层低膨胀系数层2,形成高导热层与低膨胀系数层交替叠加的结构,图1中高导热层为3层,低膨胀系数层为2层;图2中高导热层为5层,低膨胀系数层为4层。
高导热层由导热系数为100w/(m*k)-500w/(m*k)的材料制成,例如铜、铝、银等;低膨胀系数层为钼层、钼铜层、钨铜层、钨或层可伐金层。高导热层比所述低膨胀系数层多一层。
本发明的新型多层热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三层热沉坯料,高导热层-低膨胀系数层-高导热层,例如通过轧制方法制备铜-钼-铜、铜-钼铜-铜或者铜-钨铜-铜;
(2)将所述三层热沉坯料加工到一定的厚度,并进行表面清洗;
(3)将清洗好的三层热沉坯料,按照需要的层数进行叠加,并放入高温模具中,在高温下向模具加压,使材料在叠加方向上受到大的压力,产生变形,界面之间贴紧;并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式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设奖彩票风险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