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14305.5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南;李镇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通脉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金属导体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的涡热发热现象应用在生活电器上,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随着电磁炉技术的成熟,在其它电器产品上也将会相继面世。电热水杯/壶是一种常见的电器,通常的结构是用电加热器对杯体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把水烧开,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作为热量提供的来源将具有巨大的节能空间。而现有技术中,电热水杯的底座(主要用于容纳电气部件)和盛水的杯体通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缺点是:1)增加水杯的重量,在饮用时不方便握持;2)一旦水杯内的水溢出,容易造成底座进水,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目前,包括一些普及率较高的生活电器,如冬天用的暖水器,其加热电气结构部分与功能部分(如暖手器的储热介质及壳体)都是整体式的,使用上存在危及安全的因素。而且,热源的提供多是采用电加热棒等电阻加热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握持轻便、维护保养容易的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励磁线圈、受磁体、基座和电器腔,基座内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受磁体置于励磁线圈有磁力线范围内,电器腔内设置有用于向励磁线圈提供交变电流的电路板,所述励磁线圈与电路板通过藕合器电连接。
所述受磁体置于励磁线圈的内侧或/和外侧,所述基座和电器腔活动连接,所述藕合器分别设置在基座和电器腔上。
所述基座为绝缘夹层结构,所述受磁体为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励磁线圈外形为筒状。
一种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杯体、底座,所述杯体和底座是两个可分离的主体,所述杯体的内腔设置非导体容器,杯体夹层设置励磁线圈,在所述非导体容器内设置金属薄片体,励磁线圈由电路板提供交变电流,所述金属薄片体置于所述励磁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力线范围内,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底座内,所述励磁线圈与电路板通过藕合器电连接。
所述金属薄片体上设置有放电槽或放电孔。
所述金属薄片体是首尾断开的或者是封闭的筒状金属环。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在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散热器。
所述底座包括底盖和设置在底盖上方的活动壳罩,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底盖内,藕合器分别设置在杯体底部和底盖上,所述杯体置于活动壳罩上,且在底盖与活动壳罩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
所述压力弹簧一端抵靠在底盖的弹簧支撑座上,另一端在抵靠在活动壳罩的内表面上,所述弹簧支撑座上设有弹簧杆过孔,在弹簧杆过孔下方设置避空,所述弹簧杆过孔内设置有用于弹簧定位的活动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将电气的主体部分(放置电路板)与使用功能部分(加热体)为两个独立的整体,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扣接,励磁线圈与电气控制电路采用藉合器连接,在加热结束后可把杯体单独取出,方便使用,同时提高了产品电气安全性能,杜绝漏电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一的杯体结构剖示图。
图2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一的底座结构剖示图。
图3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一的金属薄片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二的基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二的电器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分体式电磁加热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通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通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