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194.8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飞;梁书亭;朱筱俊;张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地下 连续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基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设计及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这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起源于欧洲,20世纪50~60年代该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前苏联及日本得到推广。1958年我国运用此技术修建了水坝防渗墙,70年代中期此项技术推广应用到建筑、煤矿和市政等行业。地下连续墙因其刚度大,具有对基坑周围土体及结构物影响小的优点,可以当挡土墙或者主体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使用。
目前地下连续墙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1)槽段内现浇地下连续墙。这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便,一般与混凝土或钢结构支撑组成整体围护结构。但该墙体也存在如下缺点:施工质量受土层影响大,复杂地层中易发生缩壁、坍塌、漏筋、墙幅厚度不足及“鼓肚”等质量问题;接头处易出现渗流和夹泥沙等质量问题;夹泥沙的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时会出现落水、侧向变形大等质量问题。(2)预制地下连续墙。这种墙体是先在地上制作,成槽后将墙体下放入槽内。这种墙体包括巴黎墙、钢筋混凝土预制地下连续墙、格构式预应力预制地下连续墙等。这种墙对成槽的质量要求低,避免了墙体质量的缺陷。但是这些墙在墙体连接处易出现地下水渗漏的问题,为了避免渗流问题往往会提高施工成本。这种墙体一般也是与混凝土或钢结构支撑组成为整体性能良好的围护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合理、连接可靠、结构性能优良的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该连续墙包括纵向依次连接的若干墙段,墙段每端中部或两侧设置槽缝,槽缝嵌进连接钢板,对槽缝冲洗后灌浆,使墙段连成整体,
所述墙段包括钢管和位于该钢管外部的箱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管外表面按一定间距设置若干拉杆,钢管内部焊接若干吊耳,所述钢管内部在吊装完成后填充混凝土;所述连接钢板与墙段的长度相等,连接钢板截面尺寸略小于槽缝。
优选的,拉杆用普通螺栓制作。
优选的,墙段外部薄壁上预留锚杆孔,锚杆孔中预埋钢管,基坑开挖后在预留锚杆孔设置预应力锚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制带拉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墙段及连接钢板;
步骤2:对预制地下连续墙开挖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3:对定位好的地下连续墙槽段进行成槽施工;
步骤4:吊装预制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墙段及连接钢板;
步骤5:清理槽缝、钢管壁及浇筑混凝土。
步骤6:基坑开挖后设置预应力锚杆。
优选的,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在现场或者工厂预制地下连续墙墙段,根据实际的运输能力及吊装的限制,一个槽段将预制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分为两段或三段预制,槽段端部设置槽缝,在各墙段内预留锚杆孔,在锚杆孔中预埋钢管;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抗剪连接钢板。
优选的,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测量确定地下连续墙槽段分幅位置,以槽段中心作为成槽及开挖定位中心,在预定地下连续墙位置开挖沟槽并浇筑地下连续墙导墙,依据测量得到的钢筋混凝土导墙顶为高程确定开挖深度。
优选的,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预制地下连续墙墙段的单元槽段开挖至设计深度并清除底部成渣,开挖槽段使用膨润土进行泥浆护壁;为了保证槽壁稳定,在成槽过程中每隔2个小时检测一次泥浆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泥浆。
优选的,步骤4具体的吊装步骤:用大型吊机将预制组合结构地下连续墙墙段吊放入有护壁泥浆的地槽内,按设计的位置及标高吊放在指定位置;在墙段的纵向依次吊放预制墙段,然后将连接钢板吊放至槽段端部的槽缝内。
优选的,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对墙段的槽缝进行清水冲洗后灌入添加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对钢管壁用钻机将空腔壁上的固化泥浆清理合格后从地下连续墙的底部浇注混凝土,浇至墙体顶部并静置。
优选的,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墙段薄壁上预留锚杆孔,将锚杆孔中的预埋钢管取出,基坑阶段开挖完成后设置预应力锚杆,锚杆端部宜埋置在基岩层,然后施加预应力;锚具端头顶在钢管壁上,最后用混凝土将锚具区封住。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