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及精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064.4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武光君;李洪建;王中学;郭伟达;武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17 | 分类号: | B22D11/117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去除 中间 包内钢液 夹杂 精炼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包括湍流控制器(1)、精炼罩(2)、气幕透气砖(4),湍流控制器安装在中间包注流冲击区包壁工作衬的内侧,其纵向中心线与大包长水口的中心线重合,气幕透气砖固定于固定于中间包包底工作衬上,并部分埋入中间包包底工作衬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罩的两端固定于中间包包壁永久衬上,浸渍罩(14)的下端浸入中间包内钢渣层(10)以下的钢液中,上端位于中间包包盖与中间包内钢渣层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的精炼罩位于气幕透气砖正上方并与气幕透气砖相对,精炼罩(2)的纵向中心线与气幕透气砖(4)的纵向中心线重合,在精炼罩本体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端与中间包包盖和中间包内钢渣层之间的空隙相连通,在精炼罩本体上设置有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与气幕透气砖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罩(2),包括外弧板(12)、内弧板(13)、浸渍罩(14)和筋板(15),所述的内弧板套装在浸渍罩上,在内弧板(13)的内壁上设置有锚固钉,内弧板通过锚固钉与浸渍罩固定连接,外弧板套装在内弧板的上方,在内弧板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球,所述的外弧板通过连接球与内弧板连接在一起,在外弧板与内弧板之间形成环流缝,该环流缝为气体通道,所述的排气孔设置在浸渍罩上,在内弧板上设置有与排气孔相对的通孔,所述的排气孔通过通孔与环流缝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弧板(12)和内弧板(13)均包括横板和侧板,横板呈水平设置并与钢渣层平行,侧板连接在横板的两端并向下倾斜,所述的侧板与横板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侧板所在的平面与横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40°,所述的浸渍罩的形状与内弧板的形状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弧板在外侧还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的形状与外弧板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渍罩(14)的下端浸入钢液中深度z为30~50mm,所述湍流控制器(1)的中心线与气幕透气砖(4)的中心距离a为200~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控制器由湍流控制器外壳、湍流控制器套芯、湍流控制器底板和涂抹料涂层组装而成;湍流控制器套芯位于湍流控制器外壳内腔的内侧壁上,湍流控制器底板位于湍流控制器外壳内腔的底部,所述的湍流控制器外壳为镁质浇注料浇注预制件,所述的湍流控制器套芯呈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圆锥台形,中间空心呈上端直径小于于下端直径的圆锥台形,所述的湍流控制器套芯中间空心的上端口圆的直径d为300~350mm,下端口圆的直径D为360~400mm,所述的湍流控制器套芯为镁质浇注料浇注预制件,所述的湍流控制器底板采用镁碳砖砌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去除连铸中间包内钢液夹杂物的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透气砖(4),包括气幕透气砖本体(21),其外形为矩形,气幕透气砖本体(21)内设有矩形气室(22),气室的一端套装有套管(23),套管的端口内壁上设置内接丝,所述的套管通过内接丝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套管与气室内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内接头(25),进气管通过内接头连接有连接管(26),所述的连接管与中间包外的气源连接,所述的气幕透气砖本体的上表面高出中间包包底工作衬的高度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0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