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脑磁共振图像配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3556.1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明;闫瑾;梅林;谢文宾;吕洋;何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均值 聚类法 磁共振 图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脑磁共振图像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获取参考图像I和待配准图像J,采用基于Harris和SUSAN算子的混合算法分别提取图像I的总角点集A和图像J的总角点集B,按照角点强度大小对总角点集A和总角点集B进行排序,选取角点强度较大的M个角点,得到新的角点集C和角点集D;
步骤2:采用互相关系数法对步骤1获得的角点集C和角点集D进行粗匹配筛选,得到特征角点对的集合E和F;
步骤3:分别对步骤2获得特征角点对的集合E和F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角点集E′和F′;
步骤4:对步骤3中得到的角点集E′和F′采用投票匹配法进行精匹配筛选,得到图像I和J各自的最终角点集G和H;
步骤5:基于最终角点集G和H,采用Powell算法搜索变换参数值,实现图像配准,并计算配准后图像I和J间的互信息值;
步骤6:选择步骤5获得的互信息最大值所对应的角点对作为最终的角点匹配对,并将其对应的搜索参数作为最终的搜索参数,重新对图像进行配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脑磁共振图像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1:采用Harris算子对图像I和J进行角点检测得到角点集Ia和Ja,采用SUSAN算子对图像I和J进行角点检测得到角点集Ib和Jb;
步骤1-2:分别对角点集Ia与Ib、Ja与Jb求并集,得到图像I的角点集合A和图像J的角点集合B;
步骤1-3:搜索角点集合A和B中每个角点对应的Harris和SUSAN角点响应矩阵,分别组成矩阵RHA与RSA、RHB与RSB;
步骤1-4:按照公式RA=ω1*RHA+ω2*RSA和RB=ω1*RHB+ω2*RSB分别对Harris角点响应值和SUSAN角点响应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新的角点强度矩阵RA和RB;
步骤1-5:对角点强度矩阵RA和RB中的角点强度分别按照从大到小排序,选取角点强度较大的M个角点,得到图像I的角点集C和图像J的角点集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脑磁共振图像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2-1:在角点集C中选取任意一个角点Ci,在角点集D中搜索与其归一化相关系数最大的角点Dj,其中i、j为角点序号;
步骤2-2:在角点集C中反向搜索与角点Dj归一化相关系数最大的角点Ck,若Ci=Ck,则判定为角点Ci与Dj匹配,其中i、j、k为角点序号;
步骤2-3:返回步骤2-1,得到所有匹配的角点集E和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脑磁共振图像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3-1:分别从角点集E和F的特征点中随机取k个元素作为k个分类,并将其作为各自分类的初始聚类中心,其中k为预设参数;
步骤3-2:分别计算各个角点到各个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各个角点归为距离最近的中心点的一类;
步骤3-3:根据聚类结果,计算各个分类中所有点的平均距离,并确定新的聚类中心;
步骤3-4:根据新的聚类中心,再次计算各个角点到各个新的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各个角点归为距离最近的中心点的一类;
步骤3-5:返回步骤3-3,直到聚类结果不再变化,并输出聚类后的角点集E′和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小空间的自动气体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