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筷子自动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3412.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如;郭曹培;尤静文;张啸峰;汪笑帆;江英杰;梁含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奕如 |
主分类号: | A47L15/00 | 分类号: | A47L15/00;A47L15/42;A47L15/4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筷子 自动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筷子自动清洗机。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用竹、木、金属等材质制做的、持放在手指中夹饭菜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棍儿,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状或方或圆各异。筷子是东亚人最主要的进餐用具,在东南亚一些区域也常使用,筷子除了用来吃饭,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只在头部与尾部略细,尖头筷子也流行起来。由于竹的生长比较快和广泛,竹筷的使用率很高,也有用传统的红木和象牙等名贵材料制作的筷子。在餐馆、酒店等场所筷子的使用量较大,但是筷子的形状决定了其清洗起来较为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0619716.5)公开了一种清洗筷子的装置,包括清洗盒、支柱、喷头、容水盒、置筷板、悬臂、转轴、支杆和操作装置,置筷板上设有复数个通孔,清洗盒底部设有出水口,其中支柱的一端固定在清洗盒的外侧面,支柱的另一端与容水盒相连,容水盒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喷头相连,支杆的一端固定在与支柱相对的清洗盒的外侧面,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悬臂的一端相连,悬臂的另一端与水平放置的置筷板的侧边缘相连,置筷板设置于清洗盒正上方,喷头设置于置筷板正上方,该发明将每根筷子用通孔隔离开来,清洗方便,可更快的晾干筷子,但是该装置仅仅是通过用水进行喷洗,其清洗质量一般,且需要人工手动将筷子插入置筷板上,较为麻烦,导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筷子自动清洗机,该筷子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好,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筷子自动清洗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固连有一隔板,所述机壳在隔板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主传送带,在隔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辅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和辅传送带均水平设置,所述进料口与主传送带输入端相对,所述出料口与辅传送带的输出端相对,所述主传送带外侧面一长边沿沿长度方向垂直固连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筷子尾部的定位缺口,所述机壳在主传送带输入端位置设有能够对固定杆上的筷子进行冲洗的冲洗装置,所述机壳在主传送带中部设有能够对筷子进行擦洗的擦洗装置,所述机壳在主传送带的输出端位置设有能够对固定杆上的筷子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所述机壳在一端竖直固连有过料通道,所述过料通道上端与主传送带的输出端相对,下端与辅传送带的输入端相对,在过料通道内设有能够将筷子上的水渍去除的擦干装置,所述辅传送带上设有能够对筷子进行烘干杀菌的烘干装置,所述隔板上设有能够将清洗下来的污渍排出的排污装置。
机壳大致呈矩形,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在机壳一端的端壁上,使用时,操作者将需要清洗的筷子大致整理成头部朝向一端,然后将筷子放入进料口,此时一批筷子由进料口到达固定杆,一批的数量大致为五根筷子,筷子的尾部架设在定位缺口内,同时筷子保持水平状态,随着主传送带的移动,该五根筷子移动到冲洗装置处并做短暂停留,冲洗装置能够将筷子上体积较大的颗粒状污渍清除;随后筷子继续随着主传送带移动,当筷子移动到擦洗装置处并做短暂停留,此时擦洗装置能够对筷子喷射洗涤液,同时对筷子进行擦洗,去除筷子上体积较小的污渍以及油渍等;在擦洗工序完成后筷子随着主传送带继续移动,在移动到清洗装置处并做短暂停留,清洗装置能够对筷子进行清洗,去除筷子上的泡沫等,最后筷子随着主传送带进入过料通道,过料通道内的擦干装置能够将筷子上的水渍擦干,筷子通过过料通道并掉落到辅传送带上,辅传送带上的烘干装置能够通过高温对筷子进行烘干以及杀菌消毒,筷子在辅传送带上的移动速度较慢,以便筷子具有较长的杀菌消毒时间,最后筷子在辅传送带的传递下进入出料口,整个过程中,排污装置均处于工作状态,它能够将冲洗、擦洗以及清洗过程中掉落到隔板上的污渍及时排出,由于通过多道程序对筷子进行清洗,筷子的清洗质量高,同时筷子只需要放入进料口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奕如,未经陈奕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川乌中乌头碱的提取纯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猴腿菜美容养颜酒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