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右美托咪定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314.2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恒;黎志明;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58 | 分类号: | C07D2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右美托咪定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右美托咪定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键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著名化学家J.-M.Lehn在《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一书中指出:超分子化学是“超越分子的化学”,超分子是由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非共价键力,如静电力、氢键、范德华力、给体-受体间相互作用等产生的。超分子可以定义为,整个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而形成的复杂但有组织的化学体系,它以配位化学键形式相联结为特点,辅以种类繁多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空间结构,成为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点。由于超分子化学是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化学,这就突破了共价键对于分子化学的局限,它己经迅速发展成为包含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专业特征的、高度跨学科的领域。1989年,晶体工程被G.R.Desiraju定义为:通过分子堆积理解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用以设计具有某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新材料。
如果说,分子是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那么分子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就是固体超分子(晶体)。不论构筑单元的化学类型以及这些构筑单元间是由何种分子间力连接的,晶体工程已经成为一门利用分子(离子)间相互作用来合理地设计、控制晶体结构以得到有价值的新材料。配位键和氢键都具有方向性并且都有一定的强度,已成为在晶体工程中实现对分子排列进行控制的两种重要手段。通过观测、理解配位键和氢键对分子排列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我们设计和控制超分子结构。晶体学家和结构化学家多年来致力于晶体工程
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来设计新颖的晶体材料。
药品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与健康的特殊商品,考虑到储存、服用与携带的方便及制造成本等诸多因素,大部分药物都设计成固体剂型,而在药物的各种固体形态中,晶型药物由于稳定性、重现性及操作性等方面的优势而被优先选用.药物共晶是药物活性成分与共晶试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 如氢键) 而形成的一种新晶型,它可改善药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所以近年来有关药物共晶的研究已成为药学领域一大热点。
右美托咪定(IDE)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量依赖性的镇静、 镇痛和抗焦虑作用。 除此以外,右美托咪啶的其他临床作用也广受关注, 例如对神经、心脏及肾脏的保护作用。由于其稳定性和溶解度方面的不足,该化合物以盐酸盐的形式于1999年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短期镇静,我们通过对大量酸进行了筛选,获得了高氯酸和美托咪啶的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右美托咪定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
本发明所选用原料药右美托咪定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右美托咪定的化学名称为4-[(1R)-1-(2,3-二甲基苯基)乙基]-3H-咪唑,分子式为C13N2H15,其结构式如a所示;高氯酸分子式HClO4,其结构式如b所示。
结构式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右美托咪定药物共晶,其晶体结构简单概括如下:一个右美托咪定分子和一个高氯酸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构成右美托咪定药物共晶的基本结构单元,其中一个右美托咪定分子中的C原子(C2)作为氢键的给予体,一个高氯酸分子的O(O4)原子作为氢键的接受体而形成一个氢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