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136.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房立峰;冯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新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27/02;A61P7/04;A61P9/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眼底 出血 中药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营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大约为6.09%,最小患者的年龄只有7岁。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眼底出血,它是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倍。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比率越大。据国内报道病程在5年以下者为38%-39%;病程5-10年者发病率50%-56.7%;10年以上者发病率增至70%-90%;平均患病率达50%-63%。
糖尿病眼底出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目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主要原因。该病发病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如果定期检查眼底,医生可以看到您的眼底是否发生变化,这时是预防的最佳时机。中期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眼部可能出现新生血管并出血到玻璃体腔。此时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晚期时,玻璃体出血严重、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
眼底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属眼科疾病,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黄斑盘状变性,视盘血管炎等。它也是多种内科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等易引起视网膜血管改变,患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其可致视力障碍,严重者可致盲,因此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眼科共同努力目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烟酸肌醇酯、安妥碘、肝素、尿激酶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药物的临床效果均不十分满意。
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主要存在激光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其中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基本手段,可直接凝固封闭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和有荧光渗漏的毛细血管,激光治疗使部分视网膜组织被激光凝固,剩余的视网膜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血氧供应,阻断新生血管产生,从而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该治疗手段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仅能起到延缓作用,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状况较差,且治疗费用高,患者难以承受。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发生率,而药物治疗通常也能够对糖尿病眼底病变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西药无法有效治疗糖尿病眼病,且长期服用西药有较多副作用,中药在治疗方面疗效较好,目前已经有安雪颗粒剂、糖网汤、排液汤等多个中药制剂用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时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等症状具有一定得缓解作用,但仍存在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复发率高的缺陷。因此,医护患者对于糖尿病眼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仍存在很大的需求。本发明即从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出发,提供一种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特别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够标本兼治,复发率低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眼底出血患者的痛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菊花10-12、蝉蜕5-8、牛蒡子6-9、决明子3-5、川芎10-12、牛膝10-12、淫羊藿3-5、桔梗3-5、丹参10-12、黄芩8-10、银杏叶6-9、白蒺藜10-12、白芷10-12、延胡索10-12、大蓟12-15、茯苓9-12。
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熊去氧胆酸5-8份和白术12-15份。该两种中药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镇痛效果和溶石排石效果。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眼底出血药物中的用途。
为了更好地表达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剂型。比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剂等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均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新明,未经崔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ITO玻璃丝印工艺
- 下一篇:一种墨盒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