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测距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2820.X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4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兆龙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测距 方法 装置 | ||
无线网络测距方法与装置,无线路由器与附属测距设备分别包括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以及距离管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根据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的距离范围以及移动设备与附属测距设备的距离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通讯技术,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与无线网络设备有关的测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其中最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是基于IEEE802.11标准的WiFi技术。
WiFi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距离通常为100米以内。WiFi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和无线网卡。通过无线AP,WiFi可与互联网通信,也可以与支持WiFi应用的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由此,用户可利用支持WiFi应用的设备通过无线AP接入互联网。通常的应用环境下,无线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互联通网,移动设备以无线的方式与无线路由器进行通讯连接,从而接入互联网。
由于更多的设备以这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产生了对基于接入WiFi的设备的各种应用的需求,如位置服务。由于设备与互联网是以无线方式连接,设备具有移动性,这些应用需求涉及到移动设备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尤其是移动设备与WiFi热点或路由器的距离。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文件10358182A公开了一种测距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热点的信号强度的衰减程度来得到它与热点之间的距离。该方案针对移动设备取得它自身与热点之间的距离而实现某些应用,如报警。它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它需要对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专门改动,如硬件的修改和软件的配置,设备差异和环境的差异导致距离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距离信息的应用存在限制等。
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基于无线网络连接的更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地,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获得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可用距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无线路由器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射频模块、接口模块、以及距离管理模块;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存储模块存储有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距离管理模块根据无线路由器所接收到的来自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根据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的距离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附属测距设备,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射频模块、以及距离管理模块;附属测距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并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数据连接;存储模块存储有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距离管理模块根据附属测距设备所接收到的来自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根据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附属测距设备的距离的范围;附属测距设备从属于无线路由器而取得或更新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并取得或更新无线路由器与移动设备的鉴授权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测距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无线路由器接收移动设备的射频信号;无线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依据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的距离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测距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附属测距设备接收来自无线路由器的鉴授权信息,所述鉴授权信息是关于无线路由器与移动设备建立了通讯连接的鉴授权信息;附属测距设备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射频信号,无线路由器来自接收移动设备的射频信号;附属测距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依据存储于附属测距设备之中的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附属测距设备的距离范围;无线路由器根据接收到来自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依据存储于无线路由器中的距离与信号强度关系模型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器的距离范围;附属测距设备将其所取得的距离范围信息发送给无线路由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龙,未经张兆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