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关联ID的RFID碰撞避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2553.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干;宋孝东;张晓丹;梁彦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关联 id rfid 碰撞 避免 方法 | ||
1.基于关联ID的RFID碰撞避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关键步骤:
第1、增加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建立标签之间的某种父、子映射关系,当父标签被查找到时,子标签就会被触发来发送自己的ID;
第1.1、读写器发送指令:“GET_IDUNIT”,所有的标签收到指令后要将 与自身ID相对比,若相同,则将所对应的转换为二进制脉冲发送给读写器;
第1.2、读写器接收标签发出的脉冲,并将脉冲对应的值分别入栈,入栈顺序由大至小,同样的值只入栈一次;
第1.3、读写器将栈顶单元出栈,并加入指令参数gParam中,参数level更新为当前新的栈顶单元的nlevel值,bconflict=0,依次识别出部分标签;
第2、所有已识别的标签检测是否有父标签,若有,则在其对应的父标签脉冲位上置1,并发送该二进制脉冲,称该脉冲为子标签识别脉冲;
第2.1、读写器接收到该子标签识别脉冲后,便能判断出哪些标签存在子标签,同时读写器将该子标签识别脉冲发送给标签,
第2.1、所有子标签判断本轮有哪些可读出的子标签,并根据所有子标签在脉冲序列中的位置,设置对应的延时依次来发送自己的ID;
第2.3、读写器依次接收子标签ID,直到参数栈为空,所有标签完成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5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光栅交流电流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设置泄水孔的救生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