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标签冲突ID的防碰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2552.1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干;汪翔;彭宏韬;赵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标签 冲突 id 碰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物联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物联网即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下一代的信息发展技术,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随后,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直至2010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的理念,物联网被国内外均视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来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具有极大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它的体系结构可以从底层到高层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处在物联网的底层,感知层主要完成的是信息的采集与短距离执行,它的主要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RFID应用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传输,完成大范围的信息沟通,主要借助于现在已有的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层要完成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信息的最终交互,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应用层将前两层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汇总分析,最终进行决策,实现为人类服务的最终目的,如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领域。
要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进行对话交互,物就跟人一样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要实现物理世界物身份的合法化,RFID技术是关键,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其射频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产品编码,可作为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身份证”来对物体进行区分识别。目前,RFID关键技术中已有部分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成熟应用,但是仍然有很多其它技术需要解决,包括RFID的标准化问题,RFID的防碰撞问题,RFID的安全技术,RFID的频率选择,RFID的中间件以及RFID的部署问题等。
不同频段RFID技术依其不同特性在物流仓储,商业零售,工业制造,服装行业,医疗管理,交通管理,食品安全,动物识别,图书管理,航空管理,军事管理,煤矿安全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自动识别技术,基于此,本发明在了解了RFID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RFID标签的防碰撞方法。目前二进制防碰撞算法采用比特冲突监测协议作为防碰撞方案;二进制搜索算法需要读写器能够确定碰撞的准确比特位置。若每个标签ID的前面若干位和后面若干位都相同只有中间位不同时,无论从ID的高位或低位开始处理无疑都会有不必要的步骤,增加了识别周期,浪费时间;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减少识别次数,提高识别效率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二进制防碰撞算法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基于标签冲突ID的RFID防碰撞方法,该方法针对标签ID的冲突位进行处理,将标签的冲突位作为临时ID,后续操作都只对这个冲突位进行处理,标签向读写器传送数据时采用二进制脉冲的形式,查询前缀的生成方式也直接依赖于冲突位,与传统算法相比,在读取次数、系统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标签冲突ID的防碰撞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关键步骤:
第1、读写器接收所有标签ID并找出冲突位、记录冲突位并发出冲突脉冲;
第1.1、读写器发送命令GET_ALL,该命令要求读写器工作范围内所有标签将自身ID发送给读写器;
第1.2、标签接收到该GET_ALL命令后,将自身ID发送给读写器;
第1.3、读写器记录接收成功的ID相同部分,同时记录检测到的冲突位;
第2、通知标签冲突位位置并记录到内部寄存器中,然后针对冲突位分组,建立查询前缀树,依次识别,直至完成通信;
第2.1、读写器发送命令SEND_C,通知所有标签冲突位置;
第2.2、标签接收到SEND_C命令后将该序列上的冲突位置与ID比较,并记录ID对应位置上的值,记录到内部寄存器RC中;
第2.3、将RC中的冲突位分组,每N=4位一组;
第2.4、建立查询前缀树,读写器发送GET_C命令,参数为栈顶单元,直至参数栈空,则识别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珠光颜料
- 下一篇:一种用煅烧滑石为原料制备的合成云母珠光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