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红细胞灭活过程的改进的猝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2134.2 | 申请日: | 200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A·斯塔西诺普洛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鲁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01N1/02;A61K35/18;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晓东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红细胞 活过 改进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80045313.8、申请日为2005年10月31日、发明名称为“用于红细胞灭活过程的改进的猝灭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4年10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顺序号60/623,177的优先权利益,将该文献完整地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使用于处理血液制品的反应性亲电子化合物猝灭以使可能的病原体污染物灭活的方法。特别地,将亲核化合物,诸如硫醇类,用于使红细胞组合物中的反应性亲电子化合物猝灭。
发明背景
通过血液制品和其它生物材料传播疾病仍然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尽管在供血者筛选和血液检测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诸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这类病毒在检测过程中因病毒或病毒抗体低水平而仍然可能逃脱血液制品中的检测。除病毒的危害外,目前还没有在指定用于输血的血液中用于检测非病毒微生物,诸如细菌或原生动物存在的足够的经许可的试验。迄今未知病原体可能在供血中很普遍并且呈现疾病传播的威胁的风险仍然存在,正如在识别HIV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前实际发生的。
已经将化学物质导入血液或血浆以便使病原体灭活,此后临床应用该血液制品。一般,对几乎没有或无红细胞内含物的血液制品而言,诸如血小板和血浆,使用光化学活化的化合物诸如补骨脂素。就含有红细胞的血液制品而言,已经研发了无需光活化的用于病原体灭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般具有与病原体,更具体地说是与病原体核酸反应的亲电子基团。例如,美国专利US5,055,485中描述了使用芳基二醇环氧化物使细胞中的病毒和含有蛋白质的组合物失活。可以使用原位产生亲电子试剂的其它化合物。LoGrippo等评价了芥子CH3-N(CH2CH2Cl)2在病毒灭活中的应用。LoGrippo等,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Biblio theca Haema to logica(Hollander,ed.),1958,pp.225-230。更有意义的是,美国专利US6,410,219和US5,691,132中描述了具有核酸靶向成分以及与该核酸反应的亲电子成分的化合物在使病原体灭活中的应用,将这些文献披露的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美国专利US6,514,987中描述了类似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中核酸靶向成分通过可水解连接基与反应性亲电子成分连接,将该文献披露的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美国专利US6,136,586和US6,617,157中描述了使用乙烯亚胺寡聚体和相关化合物使病原体灭活,将这些文献披露的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这些乙烯亚胺衍生的化合物一般具有提供反应性亲电子成分的氮丙啶基团和提供化合物的核酸靶向的多胺成分。一般类别的带有与核酸反应的亲电子或类似基团的靶向核酸的化合物用于使血液、血液制品和各种生物来源样品中的病原体灭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鲁斯公司,未经塞鲁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2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