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气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1661.1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黎兆本;廖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凯沃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66;C10J3/42;C10J3/74;C10J3/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当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主要分为生物质气化、液化、固化以及直接燃烧技术。生物质能气化技术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以气化方式实现低品位生物质能源的深层次利用,减少矿物燃料的供应量和直接燃用矿物燃料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对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于农村废弃的桔秆、稻壳、树枝、杂草、干果壳和木器加工厂废弃的木屑。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具有一个能形成燃烧室的炉壳和设置在炉壳上部区域的烟气排出管,且在烟气导管上安装引风机。该装置可以使生物质物料在缺氧状态下燃烧,以生成可燃气体。
然而目前,投入运行的很多生物质气化装置存在结构繁琐,布局乱,运行成本高,生物质种类适应性差,气化效率低,焦油产量大等问题。而且目前的生物质气化炉的上料管通常是采用球阀进行截断或连通,相应实现停料或上料的动作,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球阀就容易被原料粘附和滞留,开关球阀时会出现扭不动的现象,有时用力过大,还会导致阀门断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需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麻烦。同时该生物质气化炉内的传感器容易被焦油粘结而导致失效或影响到计量精度,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同时由于传感器位于料仓,温度较高,易出现烧坏传感器的现象,大大缩短使用寿命,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传感器,费时费力;另外,目前的生物质气化炉多为采用水冷振动炉排进行排渣,水冷振动炉排是由冷却水管与扁钢焊接构成的膜式壁。一般为两个炉排,沿锅炉中心线对称布置,炉排由机械装置驱动而振动;炉排下面为一由两面炉墙和炉排围成的风斗,由风机提供风力以帮助炉膛内的燃料燃烧。由于两个炉排间、炉排与炉墙间的间隙过大,造成漏风量过多,造成燃烧过程中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且风能大量浪费。均间隙过小,则不能顺畅将较大的料渣排出,适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生物质种类适应性好且气化效率高的生物质燃气化设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燃气化设备,其包括气化炉体、旋转式水冷炉排、联动料位计、提降仓门控制机构、上料机构、排渣机构和除尘除焦系统,所述气化炉体的顶面中心位置设有入料口,底面设有出渣口,所述排渣机构与该出渣口相连接,所述上料机构与该入料口相连接,所述提降仓门控制机构设置在该上料机构与所述入料口的连接处,所述联动料位计对应入料口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气化炉体的顶面,且下端伸入该气化炉体内,所述旋转式水冷炉排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体内的底部位置,所述除尘除焦系统与所述气化炉体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化炉体包括外壳体、内胆和倒锥形底壳,所述内胆的上端封闭,下端伸出所述外壳体内,且与该外壳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倒锥形底壳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且将所述开口封闭,所述旋转式水冷炉排设置在倒锥形底壳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处,且正对所述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凯沃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凯沃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