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维莫司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11440.4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虞小平;殷侃;樊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8/18 | 分类号: | C07D49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王先恒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维莫司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依维莫司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依维莫司(Everolimus)是由瑞士诺华(Novartis)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有效的雷帕霉素(Rapamycin)衍生物,属于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依维莫司于2003年首先在瑞典上市,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预防器官移植中出现的排异反应以及作为涂层药物用于血管支架的药物涂层。于2008年及2009年,依维莫司分别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乳腺癌、神经内分泌瘤及肾细胞癌。依维莫司结构式是由雷帕霉素的40‐OH衍生为40‐O‐(2‐羟乙基),故依维莫司又称40‐O‐(2‐羟乙基)‐雷帕霉素。
专利US5665772最早报道了依维莫司以及其合成工艺。该方法以雷帕霉素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得到依维莫司,先将雷帕霉素与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酯在甲苯中且在2,6‐二甲基吡啶存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A,再将中间体A的硅醚键在1N HCl/甲醇中断裂得到目标产物(详见路线1)。但是该方法中:第一步反应收率低(5%左右),大部分原料未转化,同时原料及产物有明显的降解;第二步反应中极易产生降解产物,所得产物纯度较低,不利于产物的纯化;所以此方法不适合于放大生产。
中国专利CN201010017955报道了一种改进的依维莫司合成工艺,区别在于:在上述步骤一中,用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苯基硅基(缩写为TBDPS)]乙酯替代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缩写为TBDMS)]乙酯,从而相应地改进了取代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中间体B;再将中间体B的硅醚键采用了氟化氢/吡啶中断裂得到目标产物(详见路线2)。产率较US5665772的方法有一定提高,且部分雷帕霉素可以通过柱层析回收利用,但是一次性反应收率仍然较低(两步合计收率21%),且回收得到的雷帕霉素再投入使用时反应收率及雷帕霉素原料回收率明显下降(反应收率由32%下降至27%,雷帕霉素的回收率由66%下降至15%),因此仍然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中国专利CN201210168250报道了另外一种依维莫司合成工艺,采用路线1;区别在于,在步骤1中是将雷帕霉素与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酯在丙酮中且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A。反应收率有较大提高(中间体A收率为30%),但是第一步反应的转化率及雷帕霉素利用率均低于CN201010017955(只得到30%中间体A,未回收或无法回收雷帕霉素),第二步反应沿用了US5665772,所得依维莫司粗品的纯度较低,不利于以较高的收率得到高纯度的依维莫司。
综上看来,改进依维莫司合成的工艺及条件,一方面提高反应收率及雷帕霉素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依维莫司的总收率及产品纯度并大大降低工业化合成依维莫司的成本;另一方面使整体工艺操作简便、部分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同时降低能耗及三废的排放;仍然是依维莫司工业放大生产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维莫司的制备工艺,包括两个步骤:1).雷帕霉素与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酯在适当溶剂与有机碱存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A;2).中间体A与无机酸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依维莫司;其中:步骤1)中所用有机碱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或N‐甲基吗啉等大位阻或非亲核性碱,步骤2)中所用无机酸为盐酸、硫酸或磷酸。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用有机碱选自N,N‐二异丙基乙胺。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用酸选自盐酸或硫酸。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用适当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氯苯;优选为甲苯。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用雷帕霉素与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酯的摩尔比为1:1~1:10;优选为1:3~1:6。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用三氟甲磺酸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酯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1~1:3;优选为1:1.1~1:2。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用反应温度为40~70℃;优选为55~65℃。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用酸的浓度为0.05~2M;优选为0.2~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